[实用新型]摩托车方向把的把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937.5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通昊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14 | 分类号: | B62K1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2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方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方向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方向把的把套。
背景技术
摩托车控制驾驶方向的方向把的左、右部位分别安装有方向把的左、右把套,供驾驶者的左、右手把握,其中,左把套直接套在方向把管上固定,供驾驶者左手把握,右手把握除了供右手把握外,还要控制油门,故右把套与油门转把固定在一起,再通过油门转把可转动地装配在方向把管上,供驾驶者右手把握和操作控制油门开启的大小。然而,目前摩托车上采用的把套形状一直是沿袭长期惯用的圆柱形,这种圆柱形把套的截面为正圆形,为增大把套与手的摩擦,通常在圆柱形把套的圆周面设有一些沿轴向延伸的凸棱或凹槽,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但是这种把套在使用时,驾驶者须紧紧地握住把套,才能转动把套操纵控制油门,这种握紧把套的姿势使虎口以后的大部分手掌不能与把套接触,形成悬空状态,会造成腕部和指部的肌肉、关节紧张,把握的时间稍长,就使双手疲劳,腕部酸软,特别是驾车长途行驶的过程中,往往会因双手疲劳而产生麻痹,容易导致操作失误,引起交通事故;而且尽管设有增加摩擦凸棱或凹槽,但是为方便驾驶者把握,这些凸棱或凹槽都设置得比较浅,在握住把套的手出汗时,这些较浅的凸棱或凹槽结构的防滑效果就会降低,手与把套之间会打滑,影响对油门的操纵控制;尤其是右把套要控制油门的开启,需紧紧握住才能实施对油门控制,这种长时间的紧握状态会让人感到不舒服,驾驶时缺乏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方向把的把套,它通过在把套的本体前侧各并排设有四个沿曲面延伸容纳手指的凹陷,在把套的本体后侧各设有向径向延伸出的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使驾驶者握住手把套时与手把套的贴合更加舒适、轻松,转动控制油门省力,双手不容易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左手把套、右手把套,左手把套的本体具有用于与方向把过盈配合的安装孔,右手把套的本体具有装配油门转把的花键孔,该花键孔中花键配合一个油门转把,油门转把的一端设有拉索固定孔,所述左手把套、右手把套的本体前侧各并排设有四个沿曲面延伸容纳手指的凹陷,所述左手把套、右手把套的本体后侧各设有向径向延伸出的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
所述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占手把套轴向长度的1/2~1/3。
所述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上设有托垫,托垫的上端面密布若干突起的防滑齿。
所述托垫扣合固定在依托部上。
所述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上设有安装托垫的型腔孔,该型腔孔的口边设有沉槽和凸缘,所述托垫的底面设有卡槽,该卡槽与型腔孔的口边的凸缘扣合连接,使托垫沉入型腔孔中固定。
所述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的截面呈抛物线形状。
右手把套本体的装配油门转把的花键孔和油门转把的花键采用52~72齿的花键齿。
所述花键齿为齿高0.8~1.2mm、齿根宽1~1.4mm的细花键齿。
所述左、右手把套的本体为采用PVC工程橡塑注塑成型的手把套本体。
所述油门转把的拉索固定孔设置为两个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方向把的左手把套、右手把套的本体前侧各并排设有四个沿曲面延伸容纳手指的凹陷,所述左手把套、右手把套的本体后侧各设有向径向延伸出的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这种结构的手把套安装在摩托车方向把上后,使驾驶者手握方向把的手把套时,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能够弯曲贴在手把套的本体前侧的各容纳手指的凹陷中,而手掌也能够与本体后侧的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接触,得到支承,手的大拇指位于手把套的本体下方,手把套位于虎口中;由此,驾驶者的双手也不必紧紧握住手把套,只需用手将手把套轻轻把住,就能将摩托车方向把稳稳地控制住,让把握手把套的双手姿势更加舒适。并且因手把套本体后侧有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驾驶者的手与手把套的接触面增大,而且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又是向径向延伸的,手掌与依托部接触,手掌只需对依托部稍稍施压,就能形成使手把套转动的力矩,控制手把套转动,从而控制油门开启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的手把套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手把套在操纵控制油门时,不必紧紧地抓住右手把套进行转动,只是用与手把套依托部接触的手掌轻压手把套就能转动右手把套,可以消除右手紧握手把套的疲劳,提高驾驶摩托车的安全性。
而且,所述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占手把套轴向长度的1/2~1/3。这样既使手把套上具有了用于支承手掌的依托部,又有适合拇指和食指之间虎口所处的位置,让手能够舒适地把握手把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通昊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通昊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餐具自动下料机
- 下一篇:铁路棚车长条筋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