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电动开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955.3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树友;郭丹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E05F1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电动 开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作用方式控制的开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电动开窗器。
背景技术
现有开窗器大都为电动马达开窗器,可实现控制室内的总控和分控。在关闭窗户时,操作者往往无法查看或者感知窗户本地实际情况,在有人接触窗体或者有物搁置在窗框上时,会对人或者物造成一定的伤害、损坏,并且使窗框发生变形,降低开窗器的使用寿命;尤其在大型场所,控制窗户樘数较多的情况下,上述问题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防夹功能的电动开窗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开窗器、控制电路板、压力传感器,其结构要点控制电路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电动开窗器的动力机构相连,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窗体上的胶条内或窗框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开窗器采用链式开窗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链式开窗器包括条状壳体,壳体内上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电机,电机与其下方的减速箱相连,壳体内下部设置有链仓,链仓内的链条与减速箱的输出端相连,链条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与窗座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链仓的下端设置有具有关限位开关的限位电路板,减速箱内侧设置有开限位开关;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限位电路板、开限位开关相连;链条上相应于开限位开关设置有限位板。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链条通过链头和销轴与窗座相连。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速箱包括蜗杆、齿轮组、飞轮、链条导向壳,电机、蜗杆、齿轮组、飞轮、链条依次相连。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采集输入单元、中央处理单元、输出执行端口,压力传感器、采集输入单元、中央处理单元、输出执行端口、电机依次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可以自动判断关窗时,是否有人手扶窗体或者有物搁置在窗框上,防止窗体强行关闭伤人、伤物,起到安全保护功能。另外,本实用新型只是在现有电动开窗器的基础上结合压力传感器,因此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适用于带有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宾馆、酒店、机场、体育场等大型公共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链式开窗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链式开窗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链式开窗器的动力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安装节点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夹部分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为壳体、2为控制电路板、3为电机、4为电机底座、5为蜗杆、6为齿轮组、7为窗座、8为链头、9为销轴、10为飞轮、11为链条、12为链仓、13为关限位开关、14为限位电路板、15为限位板、16为开限位开关、17为减速箱、18为链条导向壳、19为减速箱侧片、20为开启扇、21为压力传感器、22为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开窗器、控制电路板2、压力传感器21,控制电路板2分别与压力传感器21、电动开窗器的动力机构相连,压力传感器21安装在窗体上的胶条内或窗框上。
所述电动开窗器采用链式开窗器。
所述链式开窗器包括条状壳体1,壳体1内上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2、电机3,电机3与其下方的减速箱17相连,壳体1内下部设置有链仓12,链仓12内的链条11与减速箱17的输出端相连,链条11的一端伸出壳体1外与窗座7相连。
所述链仓12的下端设置有具有关限位开关13的限位电路板14,减速箱17内侧设置有开限位开关16;所述控制电路板2分别与限位电路板14、开限位开关16相连;链条11上相应于开限位开关16设置有限位板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