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条码扫描对比防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4112.5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江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码 扫描 对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流程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码扫描对比防错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汽车门板上面装饰有一些木纹条。这些木纹条是天然木材制作而成的。与汽车仪表台/中央扶手盒的木纹条使用同样的木材纹路和颜色深度。为了进行木纹的批次管理,汽车公司往往要求每一辆汽车上安装的一套装饰木纹条具有同一个流水号。这就需要切实可用的条码扫描防错系统。
国内目前已知的条形码扫描防错系统大多是把条形码扫描到一个设备控制单元里,电气控制系统激活工装卡具的不同工作状态。已知方法涉及的设备投资较大,并且不适合在已经确定的工艺流程中添加防错验证规则。目前已知的防错验证流程都是大型设备或者复杂系统的子功能。近年无线条形码扫描设备的价格成倍下降,其使用可以满足客户单独提出的流程验证要求,并可以记录验证流程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串口技术的条码扫描防错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条码扫描防错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二维无线条码扫描枪扫描门板组装流水号与每一片木纹上的流水号,并将这两个条码信息进行数据对比。这两个号码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规则可以相互推导。
本实用新型的条码扫描防错系统使用特定规则区分不同的条码。使用无线串口条码扫描枪采集条码内容,并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条码匹配对比。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码扫描对比防错系统,其系统包括:
表示部,其用于进行图像、声音、光中的至少一种的表示;
扫描部,其用于扫描条码信息;
条码,其形成于扫描对象;以及
处理部,其与所述表示部和所述扫描部连接,并且用于对由所述扫描部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将与处理结果相应的信号发送至所述表示部,
所述表示部根据从所述处理部传来的信号作出相应的响应。
优选地,所述响应为发出表示匹配或不匹配的图像、声音、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表示部为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串口卡,一个或多个所述扫描部经由所述多串口卡与所述处理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扫描部经由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多串口卡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部为计算机。
优选地,所述扫描部为扫描枪。
优选地,所述条码为条形码、二维码或磁条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处理部将由所述扫描部两次扫描得到的信号进行判断,而后将相应的信号发送至所述表示部。
优选地,形成于对应的两个扫描对象的条码不完全相同,但是能够相互推导。
条码制作规则和条码采集对比方法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序列条码内容匹配对比防错。该系统基于特定规则的条形码,条形码扫描枪、对比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程序,从而实现低成本的序列零部件匹配防错验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系统需要一台计算机(处理部)20、多串口卡30(依照工艺上的防错验证需求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串口数量。)、无线条形码扫描枪(如果操作方便也可以选择有线扫描枪)(扫描部)40、基于Visual Basic.Net 2005设计的软件程序。
对于将要扫描的零件条码50,需要将条码规则写入软件程序,该条码包括但不限于条形码、二维码(2D条形码)、磁条等,为简单起见,下文中将其称为条形码50。这样,就可以剔除大部分的条形码错误。例如,条形码长度,条形码关键位上的字符,条形码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字符种类。这些规则基本都可以使用软件进行条件判断。
另外,进行对比的两个条形码要存在差异。如果没有差异,操作工可能对其中一个条形码连续扫描两次,这样就失去了强制扫描验证的意义。如果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这两个条形码的制作方法。可以在原有流程中的条形码上增加前缀和/或后缀或者不可见控制符,进行条形码的区分。在一个具体实例中,只有一个条形码可控。所以,只在其中的一个条形码上添加了前缀字符。经过实际的工作验证,系统工作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结构和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方案。
基于条码扫描枪40进行条码扫描。
条码数据经过多串口卡30进入计算机20。
计算机20可以采用多串口卡30,同时连接多个条码扫描枪40。扫描枪40之间采用独立的硬件连接,相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江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江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向二次抽气加工设备
- 下一篇:现场应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