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4159.1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62;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晶体管 阵列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防止隔垫物错位的设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通过设计隔垫物的形状,使隔垫物具有防止错位的功能,主要把隔垫物设计成特殊形状,比如凹状结构,使凹状结构正好对应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某个凸起位置,形成一种卡扣结构;第二类,通过刻蚀或其他工艺,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形成凹槽,使隔垫物卡在凹槽里面,也可形成一种卡扣结构;第三类,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形成一卡位结构,一般是圆形,利用栅电极或者源漏电极形成。
图1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有源驱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有源驱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玻璃基板1,公共电极2,栅电极3、栅极绝缘层4、有源层5、N型半导体层6、源漏电极和数据线7、钝化层8、像素电极9、隔垫物10。在玻璃基板1上设有公共电极2及栅电极3,在玻璃基板1及公共电极2和栅电极3上设有栅极绝缘层4,在栅极绝缘层4上沉积半导体层及掺杂半导体层,通过掩膜和刻蚀工艺形成有源层5及N型半导体层6,在形成有源层5及N型半导体层6的基础上沉积源漏金属层,通过掩膜和刻蚀工艺形成源漏电极和数据线7,然后在前一基础上沉积钝化层8,通过掩膜和刻蚀工艺,对沟道等进行保护,最后沉积像素电极9层,隔垫物10设置于所述钝化层8上,与所述钝化层8上的某个凸起位置形成卡扣结构。
现有的防止隔垫物错位的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类,要设计特定形状的隔垫物,工艺比较复杂,例如设计成“倒凹”形状,需要特殊的工艺形成。另外,隔垫物的尺寸也会增加一倍左右,开口率受到影响;
第二类,凹状结构也需要复杂工艺,比如在钝化层上形成凹槽,同样需要灰阶掩模技术;
第三类,通过源漏电极金属形成圆形结构会降低有效显示面积,降低开口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工艺复杂性以及不影响产品开口率的情况下,有效防止由于隔垫物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错位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隔垫物错位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隔垫物,还包括:
设置于基板上,并位于所述隔垫物周围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高度大于放置所述隔垫物的对应位置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隔垫物错位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现有技术基础上,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增加了突起部,限制了隔垫物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而产生错位,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有源驱动TFT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过程中形成栅电极和栅金属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过程中形成半导体层及源漏金属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在不增加工艺复杂性以及不影响产品开口率的情况下,有效防止PS(Post Spacer,柱状隔垫物)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错位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隔垫物,还包括:
设置于基板上,并位于所述隔垫物周围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高度大于放置所述隔垫物的对应位置的高度。
在所述隔垫物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的形状为条形结构或“L”形结构。
所述突起部由栅金属条、半导体层及源漏金属条构成。
所述栅金属条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沉积栅金属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风速风向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变角度的合叶式单元框架组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