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玻璃压延机的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4472.5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彪;张大军;陈二林;杨海洲;林春平;孟岩明;原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3/00 | 分类号: | C03B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4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压延机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压延机。
背景技术
玻璃压延机是压花玻璃生产线的关键成型设备,安装在生产线中窑炉后退火窑前,当玻璃液从窑炉流出通过唇砖流入上、下辊间,在玻璃表面产生特定的花型,起到减少光线反射提高透光率的作用,也可用作建筑装饰。目前,玻璃压延机在生产普通压花玻璃领域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生产低铁超白压花玻璃的过程中,低铁超白玻璃液粘性较大,生产玻璃时压力非常大,现有技术中的压紧装置是在压延机立柱导轨顶端平面,钻孔攻丝,然后将压板紧固。这种设计虽然简单,但是在使用中,调整上、下辊间距的时候需要调整压板上的螺丝,由于压延机在800度高温下运行,换下后螺丝经常出现拧不下现象,严重时出现螺丝折断,造成无法修理,影响了压延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玻璃压延机中压紧装置不易调整和修理,提供一种便于调整和修理的用于玻璃压延机的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用于玻璃压延机的压紧装置,包括安装上辊的上轴承座和安装下辊的下轴承座,上轴承座一面与铰链座I相连,铰链座I与连杆I相连,连杆I铰接在铰链座IV上,铰链座IV设置在机架上,连杆I下方与升降装置相连,上轴承座上端连接在滑块上,滑块连接在铰链座II上,铰链座II与连杆II铰接,连杆II与连杆III铰接,连杆III与铰链座III铰接,铰链座III连接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可使铰链座I上下滑动的燕尾槽,铰链座III上连有连接绳,连接绳绕过滑轮I、滑轮II的滑轮组后与配重相连。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连杆I相连的丝杆,丝杆和涡轮相连,涡轮和蜗杆啮合,蜗杆与转动装置相连。
所述蜗杆上连接的转动装置为手轮。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机架上,通过连杆I、连杆II、连杆III和升降装置来调整上轴承座的高低,进而调整上辊和下辊之间的距离,不存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螺丝断裂或拧不下的现象,便于调整上、下辊之间的距离和检修。同时与轴承座相连的滑块沿着机架上的滑槽上下移动,可保证上、下辊在同一个铅垂平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压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下辊2安装在下轴承座20上,下轴承座20固定在机架19上,上辊安装在上轴承座4上,上轴承座4一面与铰链座I 15相连,铰链座I 15与连杆I 14相连,连杆I 14铰接在铰链座IV 25上,铰链座IV 25设置在机架19上,连杆I 14下方与升降装置相连,上轴承座4上端连接在滑块5上,滑块5连接在铰链座II 6上,铰链座II 6与连杆II 8铰接,连杆II 8与连杆III 10铰接,连杆III 10与铰链座III 12铰接,铰链座III 12连接在机架19上,机架19上设有可使铰链座I 15上下滑动的燕尾槽,铰链座III 12上连有连接绳23,连接绳23绕过滑轮I 21、滑轮II 22的滑轮组后与与配重24相连,所述连接绳23是钢丝绳。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连杆I 14相连的丝杆16,丝杆16和涡轮18相连,涡轮18和蜗杆17啮合,所述蜗杆17上连有手轮。蜗杆17上也可以连接其他转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配重24通过连接绳23给连杆III 10右端一个向上的力,使得连杆III 10左端向下,再通过连杆II 8、滑块5给上轴承座4一个向下的力,使得上辊3、下辊2相互压紧,避免生产过程中因玻璃粘度大而出现压不下的现象。当需要调节上辊3和下辊2之间的距离时候,调节蜗杆17上的手轮即可。比如说:调节手轮,蜗杆17与涡轮18啮合,带动丝杆16向上运动,丝杆16带动连杆I 14左端向上运动,连杆I 14带动铰链座I 15向上运动,而铰链座I 15与上轴承座4相连,最终即可带动上辊3向上运动,增大了上辊3、下辊2之间的距离。同理,反向旋转手轮即可使得上辊3、下辊2之间的距离减小。在上辊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滑块5沿着机架19上的燕尾槽同步滑动,保证压延机上、下辊在同一铅垂平面。
本实用新型利用蜗轮、蜗杆装置进行精确调整上、下辊间距离,通过配重使得上、下辊之间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长管状产品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腈锦混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