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射频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4558.8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5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云;覃代清;董雪松;黄燕华;兰伙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洲罗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11/24 | 分类号: | H03H11/24;H04B7/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06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射频 衰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直放站智能射频衰减器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直放站智能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射频智能衰减技术则是保证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直放站长期稳定工作,提高设备智能化工作的关键技术。
射频衰减器是设备中射频模块单元电路,其基本功能是改变射频信号电平的幅度。射频衰减是对输入的射频信号进行衰减,将输入射频信号电平转换成设备需要的射频信号电平,提供给后端的射频单元使用。
传统的射频衰减技术采用固定衰减器或手动可调衰减器作为射频衰减,将输入的射频信号电平幅度衰减到需要的幅度值。这种固定衰减器或手动可调衰减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对变化的输入射频信号衰减不够或者衰减过大的现象。因为输入射频信号电平是变化的,固定衰减器或手动可调衰减器的衰减值是固定的,因此,射频衰减器得不到精确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电平幅度的不确定性,使设备长期不能在最佳状态下工作,造成设备性能变差。由于直放站安装后不便于人工调节以及外界射频信号的复杂性,造成了直放站长期不能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直放站智能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直放站长期稳定工作在最佳状态,对直放站射频模块中射频信号衰减精确度的控制就成了关键。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射频衰减技术,采用高线性衰减芯片和微控制器来实现射频衰减,解决设备智能化,提高设备适应力,保证设备性能,增加设备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智能射频衰减器,使用高线性衰减芯片和微控制器来实现智能控制射频信号衰减,解决了传统的射频衰减器射频信号衰减幅度不稳定、设备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射频衰减器,包括:模数转换器(A/D)、衰减芯片(ATT)、耦合器(CO)、微处理器(MCU)、外部接口(E)以及射频输入(RFin)和射频输出(RFout);
射频输入(RFin)接耦合器1(CO1),耦合器1(CO1)另一端分别接衰减芯片(ATT)和模数转换器1(A/D1),衰减芯片(ATT)另一端分别接耦合器2(CO2)和微处理器(MCU);
模数转换器1(A/D1)另一端接微处理器(MCU),微处理器(MCU)另一端分别接外部接口(E1)和模数转换器2(A/D2),模数转换器2(A/D2)另一端接耦合器2(CO2),耦合器2(CO2)另一端接射频输出(RFout)。
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智能衰减技术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直放站射频衰减器的智能控制,这种智能控制技术能够使微控制器对输入端射频信号幅度进行监测,发出控制指令控制衰减芯片衰减,微控制器再对衰减后的射频信号进行监测,保证衰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精心设计的智能射频衰减器提供了稳定的射频信号,提高了智能调节衰减大小的能力,提高了设备的自适应力,减少了电子环境(外界射频信号)对设备工作的有害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射频衰减器具有以下功能:
1、自适应衰减。对输入功率进行监测,微处理器判断后,自行控制衰减值大小。
2、过功率保护。输入功率超过额定范围时,衰减器停止工作,当输入功率在额定范围后衰减器自动恢复工作。
3、手动衰减。使用外部接口对智能衰减器进行人工衰减。
4、工作状态指示。微处理器判断当前衰减器工作状态,输出到外部进行指示。
5、输入功率指示。对输入射频信号进行监测,判断输入功率大小。
6、校准功能。对衰减后的射频信号监测和反馈,微处理器判断后自行校准;也可以由外部接口输入校准信号,对衰减器实现校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射频衰减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
A/D为模数转换器,ATT为衰减芯片,CO为耦合器,MCU为微处理器,E为外部接口,RFin为射频输入,RFout为射频输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射频衰减器,主要由模数转换器A/D、衰减芯片ATT、耦合器CO、微处理器MCU、外部接口E以及射频输入RFin和射频输出RFout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洲罗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洲罗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