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面积分色三基色书页纸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34887.2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晋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G3/20;B41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积 分色 基色 书页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用书页纸,特别是一种基于印刷电子技术的等面积分色三基色书页纸,该书页纸上的内容可快速写入和更新,可实现书页纸的快速印刷和多次重复使用。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实用新型了活字印刷,书籍、图画、报纸等就成为人类记载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印刷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文化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因为能够把文化保存下来传给后代。
现有的印刷技术使人们在纸上印刷文字和图案变得更容易,但由于通过现有的印刷技术得到的文件或资料信息是不可更改的,因此需要砍伐大量树木,生产大量的纸张,既破坏环境又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近些年来随着印刷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可以把薄膜晶体管、电阻、电感和电容等薄膜电子元件印刷在纸类,布类,PVC塑料、皮革等底材上,随着印制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油墨的种类也在快速增加,感温变色油墨、感光变色油墨、湿变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电致变色油墨等已普遍应用在不同的印刷领域。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利用电子墨水和微胶囊电泳薄膜制造各种电子纸张的概念,但由于价格昂贵电子纸主要面向显示领域,将它们用于报纸或书本领域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印刷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利用导电油墨和电致变色油墨取代了现有的印刷技术所使用的普通油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等面积分色三基色书页纸,该书页纸的内容可快速写入和更新,可实现书页纸的快速印刷和多次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等面积分色三基色书页纸由页纸、印制在页纸上的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印制在页纸上的行扫描线、印制在页纸上的列扫描线、印制在页纸上的列扫描引线、印制在页纸上的页面扫描控制线和印制在页纸上的三基色薄膜双向模拟开关构成,页纸上的图像和文字由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构成,
页纸上的每一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都由红色、绿色、蓝色三个调幅网点构成,页纸上的每一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内的红色、绿色、蓝色三个调幅网点将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分为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其中绿色调幅网点位于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中部,并且在绿色调幅网点与红色调幅网点和蓝色调幅网点之间印有透明绝缘油墨,每一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红色调幅网点由红色电致变色油墨印制而成,每一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绿色调幅网点由绿色电致变色油墨印制而成,每一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蓝色调幅网点由蓝色电致变色油墨印制而成,页纸上的行扫描线分为红基色行扫描线、绿基色行扫描线和蓝基色行扫描线,页纸的红基色行扫描线、绿基色行扫描线、蓝基色行扫描线、页纸上的列扫描线、列扫描引线和页面扫描控制线都由透明导电油墨印制而成,
印制在页纸上的行扫描线有3N条,印制在页纸上的列扫描线有M条,印制在页纸上的列扫描引线有M条,印制在页纸上的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在纸面上被分为N行M列,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在页纸纸面上整齐的呈矩阵排列,让i取1到N,让j取1到M,页纸上的第j条列扫描线与页纸上的第j列的各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红色调幅网点、绿色调幅网点和蓝色调幅网点底表面电连接,页纸上的第i条红基色行扫描线与页纸上的第i行的各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红色调幅网点上表面电连接, 页纸上的第i条绿基色行扫描线与页纸上的第i行的各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绿色调幅网点上表面电连接, 页纸上的第i条蓝基色行扫描线与页纸上的第i行的各个方形三基色调幅网点的蓝色调幅网点上表面电连接, 页纸上的列扫描引线与页纸上的行扫描线相互平行,页纸上的第j条列扫描引线与页纸上的第j条列扫描线相互垂直,且页纸上的第j条列扫描引线与页纸上的第j条列扫描线电连接,并且页纸上的第j条列扫描引线与页纸上的第j条列扫描线以外的各条列扫描线之间印有透明绝缘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晋,未经张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