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5625.8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8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周岳荣;王洪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林格纯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封闭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在污水处理中实现硝化、反硝化,其使用粗糙多孔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产有生物膜,在池底提供曝气;污水流过过滤床时,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进而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其最大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物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具有容积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出水水质高等特点。但是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多采用沉没式滤料,其截留与降解效果不佳,且多数为敞口结构,排出的气体易对工作环境造成空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率不佳、气体直接排出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封闭曝气生物滤池,从而提高处理效率,且可以对排出的气体统一处理,减轻对工作环境的空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封闭曝气生物滤池,壳体分为上部出水区、滤料区、中部进水曝气区与底部倒锥形结构的污泥沉淀区、间隙清洗空气室,进水曝气区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与曝气管,中部设置有反冲洗的下冲洗管,上部设置有上冲洗管;上部出水区与滤料区之间采用滤料挡板分隔,滤料区内设置有悬浮滤料;在滤料挡板上均布有若干滤水帽,上部出水区与滤料区之间通过滤水帽实现液体的连通;在上部出水区内设置有出水管,在污泥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壳体顶部为封闭结构并设置有排气口。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生物滤池滤料层厚度为1300-1500mm;滤料粒径为Φ4~8mm,滤料负荷为2.5~4.0kgBOD5/(m3·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比重小于水的轻质滤料,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在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截留SS等方面优于沉没滤料,因此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顶盖封闭,并通过排气口将排出的气体统一处理,减轻对工作环境的空气污染,减小对工作环境通风量,符合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闭曝气生物滤池可以为壳体8或者池体结构,壳体8分为上部出水区12、滤料区13、中部进水曝气区14与底部倒锥形结构的污泥沉淀区15,间隙清洗空气室17,间隙清洗进气口16,进水曝气区14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9与曝气管10,中部设置有反冲洗的下冲洗管7,上部设置有上冲洗管6;上部出水区12与滤料区13之间采用滤料挡板2分隔,滤料区13内设置有悬浮滤料5;在滤料挡板2上均布有若干滤水帽1,上部出水区12与滤料区13之间通过滤水帽1实现液体的连通;在上部出水区12内设置有出水管4,在污泥沉淀区15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1。本实用新型的壳体8顶部为封闭结构,设置有排气口3将工作运行时的气体排出口。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滤池滤料层厚度为1300-1500mm;滤料粒径为Φ4~8mm,滤料负荷为2.5~4.0kgBOD5/(m3·d);气水比在12~20之间;出水溶解氧控制在2.5~3.5mg/L之间。
实际工作时,污水从进水管9流入本实用新型的壳体8内腔,自下向上进入滤层下部的进水曝气区14,由下向上穿过滤层13(在滤料阻力的作用下使滤池进水均匀);空气从进气管10进入进水曝气区14,滤料5表面生长着含有大量微生物的生物膜,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溶解氧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及氨氮,同时进水中的悬浮物质经滤料5过滤被截留;水流以上向流的形式通过滤层区13顶部,经由滤水帽1、上部出水区12后,由出水管4排出。废气经由上部出水区12后,由排气管3排出。
曝气生物滤池内生物滤料经历在好氧过量摄取磷、厌氧释放磷、厌氧水解、氧化、老化生物膜脱落过程中,达到新生与老化生物膜的动态平衡;在好氧区缺氧区内,反硝化细菌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滤池进水中的NO3-N 转化为N2,实现反硝化脱氮,降解BOD5,SS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化过程被滤料及其上面的生物膜吸附截留在滤床内。流出滤料层的净化后废水通过滤池挡板上的出水滤头排出滤池。由于滤料层内生物膜逐渐增厚,SS不断积累,过滤水头损失逐步加大,在一定进水压力下,运行流量将得不到保证,此时即需进入反冲洗再生,以去除滤床内过量的生物膜及S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林格纯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林格纯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5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和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有机废水厌氧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