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花除杂分离通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5919.0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济恒;张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14 | 分类号: | D01G9/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分离 通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把落入分离通道的棉花和杂质分离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棉花除杂分离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除杂分离通道一般采用两种结构。一种是由三通分离通道组成,把杂质出口处设计成大箱体,能储存一段时间的杂质,外接吸棉机,吸棉机定时定量的吸出杂质。
其设计缺点:储存杂质过多,导致输棉通道不畅;吸棉机吸出杂质时压力过大,导致输棉通道压力不均匀;储杂箱体积过大,其他输棉通道的空间位置相对缩小。
另一种是由三通分离通道和落杂通道构成,分离通道的杂质出口设计为直角结构,台阶“v”型、“ v”型台阶距离喷气装置入口近。落杂通道只有观察窗,没有补风装置。
其设计缺点:分离通道的杂质出口设计为直角结构易造成涡流;台阶“v”型,当杂质吹到台阶上时,易造成杂质回流;“v”型台阶距离喷气装置入口近,会造成杂质喷不出;落杂通道没有补风装置,造成输棉通道的压力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棉花和杂质达到高效分离的目的棉花除杂分离通道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棉花除杂分离通道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扁形输棉通道,输棉通道的顶端为棉花入口,输棉通道的底端为棉花出口,在输棉通道的底端上方位置的右侧壁上一体连接有分离管,在分离管顶端下方位置的输棉通道左侧壁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喷气装置入口,在分离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落杂通道,所述分离管的断面为扇环形,分离管的外圆曲率小于其内圆曲率;在落杂通道的内、外两侧壁上开设有扇形补风孔,落杂通道的内、外两侧壁上安装有扇形补风板,扇形补风板与扇形补风孔配合,在落杂通道的右侧壁上设有观察窗。
在喷气装置入口下方的输棉通道左侧壁上开设有后排补风孔。在靠近出口端的分离管的外圆壁面上开设有前排减压孔。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棉花和杂质分离高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输棉通道与分离管的立体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输棉通道与分离管的立体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落杂通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输棉通道1、棉花入口2、棉花出口3、分离管4、喷气装置入口5、落杂通道6、扇形补风孔7、扇形补风板8、观察窗9、后排补风孔10与前排减压孔11等装置构成。
该棉花除杂分离通道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扁形输棉通道1,输棉通道1的顶端为棉花入口2,输棉通道1的底端为棉花出口3,在输棉通道1的底端上方位置的右侧壁上一体连接有分离管4,在分离管4顶端下方位置的输棉通道1左侧壁上设有横向布置的喷气装置入口5,在分离管4的出口端连接有落杂通道6,所述分离管4的断面为扇环形,分离管4的外圆曲率小于其内圆曲率,分离管4的内圆为近似“n”形;在落杂通道6的内、外两侧壁上开设有扇形补风孔7,落杂通道6的内、外两侧壁上安装有扇形补风板8,扇形补风板8与扇形补风孔7配合,在落杂通道6的右侧壁上设有观察窗9。
在喷气装置入口5下方的输棉通道1左侧壁上开设有后排补风孔10。在靠近出口端的分离管4的外圆壁面上开设有前排减压孔11。
工作时,棉花从棉花入口2进入输棉通道1内,含杂质的棉花在喷气装置入口5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喷气装置的水平的喷力,另一个是输棉通道1的输送力,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就是杂质的运动方向。经三通分离通道把棉花和杂质分开,棉花从棉花出口3进入下一通道,杂质喷到分离管4,落入落杂通道6,吸棉机把杂质从落杂通道6内吸出。
分离管4的内圆设计的关键是台阶的高度,即分离管4的内圆与喷气装置入口5的距离,这个距离的设计根据输棉通道1的压力和喷气装置的喷力的合力的方向。
分离管4是分离后的杂质出口,这个结构设计的外形不能设计为直角,平面会反射气流,造成涡旋气流。分离管4的入口处与喷气装置入口5的距离也是关键,如果距离太近,造成棉花入口1产生涡流,反之如果距离太远,造成杂质出口的空腔过大,造成输棉的压力不均匀。
前排减压孔11是平衡三通分离通道的气流压力,后排补风孔10是补偿前排减压孔和喷气装置的气流差,喷气装置入口5是提供喷除杂质的气流。
落杂通道6包括可调扇形补风板8和观察窗9。可调扇形补风板8和扇形补风孔7是为了吸棉机提供补风,两者设计成扇形的目的是补风量根据需要可实时调整。观察窗9的设计便于观察杂质喷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5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