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臭防蚊蝇雨水进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6315.8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臭防 蚊蝇 雨水 进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道路、小区的雨水收集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隔臭防蚊蝇雨水进水口。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与污水合流,普遍采用普通的雨水进水口。当不下雨时,排水干管中为纯污水,排水干管中臭气、臭味及污水中滋生的蚊蝇通过与雨水口连接的联络管,散发出来,不仅污染城市空气,而且为病菌繁殖传播提供了一条途径。此外,由于暴雨初期,路面较多垃圾进入雨水进水口,使得雨水口及雨水口连接管经常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防止排水干管中的臭气、蚊虫散发出来,防止雨水口堵塞的隔臭防蚊蝇雨水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隔臭防蚊蝇雨水进水口,包括雨水进水口与排水干管,其特征在于:雨水进水口旁边设有一座小检查井,雨水进水口与小检查井之间用S型连接管连接,小检查井下部安装一条雨水口连接管,雨水口连接管另一端连接于排水干管。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雨水进水口旁边加一座小的检查井,雨水进水口不直接接入排水干管,而是先与该小检查井连接,由于雨水进水口与小检查井间设有S型连接管,在雨水进水口与排水干管之间形成水封,有效阻止排水干管中的臭气、蚊虫散发出来,从而达到隔臭、防蚊蝇的效果。
同时,由于雨水进水口旁边增加了小检查井,使得以往进入排水干管的垃圾、杂质,沉积在该小检查井中及S型管道里,使垃圾、杂质堵塞雨水口连接管的情况大大改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S型管道极其容易清通,只需打开小检查井井盖,用与S管形状类似的勾、勺等常见工具即可清通,清理人员只需在地面操作,井盖重量很小,一般环卫工人即可完成清通工作。S型管道采用铸铁管,可保证在清通过程中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已经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部分老城区的街道上试应用两年余,配合市政管理部门定期的道路冲水清洗及环卫工人的不定期清通,试应用以来周边居民反映良好,路边没有排水管中的臭气溢出,所在区域内难觅苍蝇,蚊子也较其他地区大大减少。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周边环境,对附近临街商铺、住宅益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雨水箅子与底座,2—小检查井盖与底座,3—雨水进水口,4—小检查井,5—混凝土道牙,6—路面,7—人行道,8—S型连接管,9—雨水口连接管;H—雨水口连接管下边沿与小检查井底部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隔臭防蚊蝇雨水进水口,包括设在路面6左右两侧的、与混凝土道牙5紧挨着的雨水进水口3,包括排水干管(图中未示出);雨水进水口3旁边、混凝土道牙5的另一侧、人行道7上设有一座小检查井4,雨水进水口3与小检查井4之间用S型连接管8连接,小检查井4下部安装一条雨水口连接管9,雨水口连接管9另一端连接于排水干管。雨水进水口3上安装雨水箅子与底座1,小检查井4上安装小检查井盖与底座2。
S型连接管8是铸铁管,保证在清通过程中不易损坏。
雨水进水口的雨水蓖子及小检查井的井盖板,采用防盗型的铸铁蓖与铸铁井盖板或钢纤维混凝土蓖、板。
参见图2:雨水箅子比周围地面或路面低3~4厘米,并与地面或路面光滑接顺,便于雨水顺利流入雨水进水口。
雨水口连接管9下边沿与小检查井4底部的距离H为30~40厘米,使得泥沙沉积在小检查井底部而不至于通过雨水口连接管进入排水干管;有助于减少排水干管泥沙淤积。
S型连接管8的下边沿与雨水进水口的底部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6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