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362.4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娄霆;郑力新;田永利;张宏兵;季幼平;晏来成;陈宇;林伟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20 | 分类号: | B65B57/20;B65B2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棒型材多在轧制完毕后经过矫直工序进行矫直,矫直后的型材通过输送辊道至检验台进行检验并最终进入堆垛捆扎工序。目前,多数轧钢厂在堆垛捆扎工序前设置链条式移钢床,以对棒型材进行支数计量和批次分离,为后续的堆垛捆扎作好准备,其中棒型材的在线计数基本已经实现机械化,然而其分钢操作仍需由人工将指定支数的棒型材与其他棒型材拨开,并由后续机械沿拨开的缝隙最终将指定支数的棒型材完全从原始棒型材中分离。人工分钢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极大的限制了堆垛捆扎工序的处理速度,并使前序工序的型材库存量增大,进而制约了整个棒型材生产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分钢装置,可快速而准确的实现分钢操作,工作效率高且设备工作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相对底座作往复直线运动的行走机构,所述分钢装置还包括用于执行分钢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设置于行走机构上且可相对行走机构作直线升降运动,所述分钢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行走机构以及执行机构动作的动力源,所述执行机构与行走机构的运动路径彼此相交或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人工装配相比,机械的优点就在于其高效的生产效率以及稳定的工作状态,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不仅仅摒弃了传统的生产率低下的人工分钢模式,同时还实现了整套棒型材加工线的机械化衔接,与在线计数机构相配合后,更可有效增加堆垛捆扎工序的实际处理速度,设备运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分钢装置,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可相对底座10作往复直线运动的行走机构20,所述分钢装置还包括用于执行分钢操作的执行机构30,所述执行机构30设置于行走机构20上且可相对行走机构20作直线升降运动,所述分钢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行走机构20以及执行机构30动作的动力源,所述执行机构30与行走机构20的运动路径彼此相交或垂直,如图1-2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具体化行走机构20与执行机构30的动作过程,确保其动作准确性,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导轨11,所述行走机构20架设于底座10上且其下端与导轨11间构成配合,同时,所述行走机构20上也设置有与执行机构30相配合的用于导向其动作方向的导轨架21。为便于实际操作,所述导轨11与导向架21的导向方向彼此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为液压油缸,所述动力源的推动方向与相应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如图1-2所示。
更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包括用于驱动行走机构20动作的第一动力源41和用于驱动执行机构30动作的第二动力源42,为便于装配以及后续维护,所述第一动力源41固定于底座10一侧且其活塞杆端与行走机构20下端构成铰接配合,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可直接抬起整个行走机构20,方便维护,同时,所述导轨架21呈缩口的条槽状,也就是说,导轨架21外形是呈“T”形槽状的,以方便卡嵌执行机构30,保证其运行方向准确可靠,此外,所述第二动力源42位于导轨架21的槽口所在一端且其动力端与执行机构30间固接。
更进一步的,为便于实现分钢操作,所述执行机构30包括分钢片31,所述分钢片31呈条板状且其板面垂直行走机构20运行方向设置。实际应用中分钢片31也可有多种样式,只要满足快速准确分钢的功能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配合在线计数机构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位于移钢床上的棒型材下方,执行机构30上的分钢片31则板面平行棒型材长度方向设置,在线计数机构读取移钢床上通过的棒型材支数数据,当通过在线计数机构前的棒型材支数达到所需支数要求时,在线计数机构即传输信号给本实用新型,其执行机构30动作抬升,分钢片31切入棒型材中的既定位置,此时行走机构20作往复往复直线运动并带动分钢片31运动,将指定支数的棒型材与其他棒型材拨开,并由后续机械沿拨开的缝隙最终将指定支数的棒型材完全从原始棒型材中分离开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