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纳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659.0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珊珊;郑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43/14 | 分类号: | B65D43/14;B65D4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吴兆平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盒。
背景技术
目前,收纳盒作为一种储物装置,在生活中被人们大量使用,为此,发明人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收纳盒。盒盖与盒体分离,盒盖容易跌落,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589369Y,公开日为2003-12-03的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收纳盒,包括一开口的盒体,及一开口的盖体,盖体与盒体通过相互滑合封口,此设计的收纳盒虽然扣合紧密,但盒盖与盒体分离,盒盖容易跌落,且需要两手配合才能推开或合上盖子,因此操作不太方便。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547584Y,公开日为2003-04-30的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车用收纳盒,包括盒体及相应配合的盒盖,此设计的盒盖只是盖住盒体,不带锁紧装置,收纳盒里的物品容易散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收纳盒盒盖易跌落、且开合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盒盖开合方便、盒盖不会跌落、实用的收纳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收纳盒,包括盒盖及盒体,所述盒体的开口为圆形,所述盒盖呈半球形状,由若干拱形的骨架和粘接在骨架上的盒盖面构成可折叠结构,可折叠盒盖前侧设有拉手,盒盖后侧与盒体上表面连接。所述骨架的两端头设有通孔,骨架两端头分别经通孔由销轴连接,再经销轴连接到盒体上部的连接孔上,拉动拉手就可使骨架绕销轴转动。在本技术方案中只需单手拉动拉手就可以轻松地使盒盖打开或闭合,从而让使用者更容易地取放物品,而且可折叠的半球形状盒盖无形中扩大了收纳盒的容积,使得存放物品更宽松。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的底面呈外凸的半球形。所述盒体上表面设有与销轴连接的连接孔,盒体深度较深,适合装中、小型物件,盒体底部微凸的半球形设计,使得取物时盒体微倾斜于桌面,使收纳盒口朝向使用者,让使用者更方便地取放物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骨架由扁平细条状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盒盖面由合成纤维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盒体上部与盒盖前侧之间设有磁吸结构。当盒盖闭合时,盒盖前侧与盒体上部之间吸合紧密,有效防止物品从收纳盒里散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盒盖可折叠,开合方便、实用;
2.盒盖与盒体不分离,盒盖不易跌落;
3.可折叠的半球形状盒盖无形中扩大了收纳盒的容积,可存放较多的物品;
4.收纳盒底部微凸的半球形设计,让使用者取放物品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盒盖展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盒盖1 盒体2 骨架3 盒盖面4 通孔5 销轴6 拉手7 连接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一种收纳盒,包括盒盖1及盒体2,所述盒体2的开口为圆形,所述盒盖1呈半球形状,由若干拱形的骨架3和粘接在骨架上的盒盖面4构成可折叠结构,可折叠盒盖1前侧设有拉手7,盒盖1后侧与盒体2上表面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骨架3的两端头设有通孔5,骨架两端头分别经通孔5由销轴6连接,再经销轴6连接到盒体2上部的连接孔8上,拉动拉手7可使骨架3绕销轴6转动,所述盒体2底面呈外凸的半球形,盒体2上表面设有与销轴6连接的连接孔8。所述骨架3由扁平细条状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盒盖面4由合成纤维制成。所述的盒体2上部与盒盖1前侧之间设有磁吸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时,只需要单手轻轻向上拉动拉手7就可以打开盒盖1,向下拉动拉手7就可以闭合盒盖1,本设计的盒盖1不仅开合非常方便、不易跌落,而且非常美观,当盒盖1闭合时,盒体2上部与盒盖1前侧之间的磁吸结构使得盒体2上部与盒盖1前侧之间吸合严实,有效防止物品从收纳盒里散落,盒体2底部微凸的半球形设计,使得取物时盒体微倾斜于桌面,使收纳盒口朝向使用者,让使用者取放物品更方便。
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藻高通量培养设备
- 下一篇:一种装包机用锥形胶管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