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热力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749.X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0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关仲;王显荣;郭玉强;何传兴;王斌;杨淑英;何妮娟;王丽莉;杨凯;赵旭亮;常鹏梅;邓宏;刘明涛;李奕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热力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正器,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油田稠油吞吐水平井及SAGD双水平井的水平井完井中,能将整个的水平井段完井管串支撑起来并扶正居中的套管热力扶正器。
背景技术
利用水平井提高油井产能和采收率,已成为油田一种经济有效的挖潜手段和途径。目前,随着油田的开发,水平井的数量逐年增加,需要注汽开采的水平井也是增加迅速。对于注汽水平井来说,由于其采用筛管完井,注汽过程中采用笼统方式注汽,受油层非均质及周边采出影响,造成蒸汽局部突进、水平段动用不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提出了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即在完井时使用套管外封隔器将水平井段分成若干段,注汽时使用蒸汽伞将各段分开,然后通过分段注汽阀对各段进行注汽的技术,该技术从完井开始着手,从根源抓起,以解决水平井段动用不均问题。
然而,水平井完井固井质量差一直是目前一个严重制约水平井优势发挥的瓶颈,其主要原因在于,水平段套管在重力作用下往往偏向下井壁,居中度差,严重影响完井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水平井套管居中度是提高水平井完井质量的关键,而扶正器是提高套管居中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使用的刚性扶正器或者弹性扶正器普遍存在外径尺寸大、下入困难、居中效果不佳、容易破坏井壁等缺陷,给水平井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热力扶正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套管热力扶正器,其利用高温蒸汽使液缸外套内的膨胀剂受热膨胀,推动扶正块座撑开整体撑管柱使其居中,有利于管外封隔器顺利坐封。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套管热力扶正器,其包含有一中心管、一液缸外套及一扶正块机构,所述中心管的上端连接一接箍,其下端螺接于一下接头上,所述液缸外套及扶正块机构依次套设在所述中心管的中间段,所述液缸外套的上端与所述中心管相固接,其 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间形成一环空部,所述环空部中填充有膨胀剂,并设置有一能沿所述中心管的轴向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膨胀剂下侧,其凸伸出所述液缸外套的下端,并抵接于所述扶正块机构。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套管热力扶正器还包括一双向锁紧装置,该双向锁紧装置包含有锁紧环、剪切销钉及挡环,所述锁紧环及挡环依次套设在所述活塞上,其中,所述挡环位于所述液缸外套的下端处,所述剪切销钉穿置并固定所述液缸外套、挡环及活塞,所述锁紧环的内、外侧壁与所述液缸外套的内壁、活塞的外壁间分别形成有相匹配的止退牙。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扶正块机构包含有一扶正块座及一整体扶正块,所述扶正块座能移动的套置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整体扶正块套设在所述扶正块座上,所述活塞抵接在所述扶正块座上端形成的凹槽中。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套管热力扶正器还包含有一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并位于所述整体扶正块的下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整体扶正块及下接头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调节环的上端与所述整体扶正块的下端相抵接,其下端螺接在所述下接头的上端。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整体扶正块的外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沿所述整体扶正块的周向均布。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中心管上还套接固定有一压紧环,所述液缸外套的上端套置在所述压紧环外侧,并通过一防转销钉与所述压紧环、中心管相固接。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于靠近所述压紧环的下端处环设有一凸部,一第二压紧环、一密封环及一第二活塞依次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并位于所述压紧环与凸部之间,所述第二压紧环的上端与所述压紧环的下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活塞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凸部。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第二活塞与凸部的相接处为两相匹配的斜面,所述凸部及第二密封圈的斜面间设置有一铜环。
如上所述的套管热力扶正器,其中,所述活塞上端的内外表面及所述第二活塞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硅胶圈及氟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心提断机构
- 下一篇:一种膨胀管螺纹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