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防风雪走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775.2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0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阳;邵珠杰;李肖伦;李成;高志伟;尹亚雄;张成钢;李惠琴;李茂春;刘雁;雒庆林;张然;靳猛;曹立;芦自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E01F7/02;E01F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风雪 走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防风雪走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铁路雪害防治工程基本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公路防风雪走廊的工程实例只有一处,采用混凝土和木质结构,不仅结构笨重,浪费木材,且使用寿命较短。在国外,日本采用导风的措施来引导公路上风吹雪,保护交通设施;加拿大通常采用机械融雪、清雪等被动的措施;北欧国家则采用柔性网防护系统防治雪崩。精伊霍铁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内,全长286km,是我国第一条全面进行雪害防治的电气化铁路,线路经过雪害地区约60km,该区积雪深厚,30年一遇最大积雪221cm,沿线雪崩、风吹雪危害较大,严重危害铁路运营安全。线路以路基形式穿越雪害地区26.701km,其中雪崩地区0.875km,风吹雪地区25.826km,尤其是路堑型铁轨段,更容易发生风吹雪将铁轨掩埋的事故,迫切需要适当的雪害防治工程保障铁路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于铁轨沿线、能有效遮盖铁轨并防止风吹雪危害的铁路防风雪走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路防风雪走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铁路防风雪走廊由基础系统和屋面系统组成;
基础系统包含有桩和挡土板;桩纵列设置在路肩两侧,桩间设置挡土板;
屋面系统包含有屋面板、杆件、螺拴球、支座、支托和连接件;屋面板拼接形成拱形走廊顶面;杆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到螺拴球上形成拱形的网架结构;网架结构顶面通过螺栓与屋面板固定连接,网架结构两端的螺拴球通过支托固定于支座上,支座通过预埋连接钢筋固定于桩顶上。
所述的挡土板板后设置0.3m厚的砂砾料反滤层。
所述的杆件两端为柱形端头或锥形端头。
所述的连接件为螺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置桩板式路堑挡土墙、拱形网架结构和拱形屋顶板,能对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的铁轨,尤其是路堑型铁轨进行有效的遮蔽,防止风吹雪将铁轨掩埋,发生铁路交通事故,保障运行畅通和安全,不仅结构稳固,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截面图。
图2为基础系统结构图。
图3为屋面网架结构连接点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2-挡土板,3-地面线,4-路肩,5-铁轨面,6-屋面板,7-杆件,8-螺拴球,9-支座,10-支托,11-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铁路防风雪走廊,由基础系统和屋面系统组成。
参见图2,基础系统为桩板式路堑挡土墙,包含有桩1和挡土板2;桩1纵列设置在路肩4两侧,桩顶设置连接钢板,桩1间设置挡土板2。桩1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浇筑,桩截面尺寸根据土压力大小和桩变形控制要求采用1.8×2.0m和1.25×1.8m两种,桩1间距为6.0m,路肩4上部桩长根据铁路净空要求采用8.0m,桩体埋深根据地层情况和受力情况采用5到8m,桩体上部预埋1.1m长φ16连接钢筋,在桩体顶面连接钢筋与50×50×2.5cm钢板穿孔塞焊连接。挡土板2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挡土板2板后夯填0.3m厚砂夹卵石反滤层, 排除桩1后的土体水,路堑顶以上挡土板2,每块板预留2个φ20连接孔,与桩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桩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空心板桥梁的调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烫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