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0228.X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林;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当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9/02 | 分类号: | F28F1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杨宏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腐蚀 气液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的省煤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中,普遍采用省煤器来提高热能设备的热效率。省煤器是一种典型的利用热流体烟气加热冷流体水的换热器。目前广泛应用碳钢管气液式换热器作为省煤器。
但是,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在燃煤、燃油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寿命较短。究其原因是因为燃煤、燃油中大都含有硫成分,燃煤、燃油中的硫成分在燃烧后会形生二氧化硫;一部分的二氧化硫会与燃烧产物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而当三氧化硫与烟气中的水蒸气相结合就会变成硫酸蒸汽。
若烟气中换热器的换热面低于酸露点温度时,烟气中的硫酸蒸汽就会在换热器的换热面上凝结成液体,则造成对碳钢传热管的严重腐蚀。
另外,凝结在换热面上的硫酸液体也容易粘附烟气中的飞灰,并最终导致传热管的堵塞。酸腐蚀加上灰堵的相互作用,致使省煤器很快失效,严重影响到锅炉的经济安全运行。
可见,当前在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开发适用于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的气液式换热器将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可克服目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中存在的低温腐蚀换热面问题,具有耐酸、耐磨、不易积灰、使用寿命长和易于推广应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包括上下连成一体并由隔板从中间隔开的冷却段壳体和加热段壳体;冷却段壳体位于加热段壳体的上方;在隔板上设置有多根热管;位于加热段壳体内部的热管表面设置有翅片;其中:在位于加热段壳体内部的热管表面及其翅片的表面均烧结有一层光滑的搪瓷层。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翅片呈环形,沿热管的轴向平行间隔排列设置在热管表面上。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在热管外壁与冷却段壳体一侧的隔板之间紧配有热管密封环。
在热管密封环底面的隔板内镶嵌有紧套在热管外壁上的耐酸垫圈。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在加热段壳体顶部的隔板表面涂覆有一层第一耐酸胶泥层。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在加热段壳体的底壁上涂覆有一层第二耐酸胶泥层。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在加热段壳体的内壁上涂覆有一层第二耐酸胶泥层。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搪瓷层的厚度设置为0.4±0.1mm;第一耐酸胶泥层和第二耐酸胶泥层的厚度均设置为30±5mm。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在冷却段壳体内部设置有将热管隔开的流道隔板;在流道隔板上设置有豁口或通孔。
所述的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其中:在加热段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酸液的排液口。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由于在与含硫烟气相接触的热管及其翅片表面烧结有一层光滑的搪瓷层,利用搪瓷材料耐酸腐蚀的特性,克服了目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中存在的低温腐蚀换热面问题;以及利用光滑的搪瓷层表面不易粘结飞灰和耐磨的特点,从而使热管的换热面具有耐酸、耐磨、不易积灰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而且搪瓷层的烧结也易于推广和应用,广泛适用于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回收场合,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低温腐蚀的气液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当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当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0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色母粒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白血球过滤材料及其过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