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圈带槽双金属层制动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1382.9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6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燕;张红艳;林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畅丰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地址: | 36402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 双金属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鼓改进设计,特别涉及一种内圈带槽的双金属层制动鼓。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鼓因其结构紧凑、制动功率大,是卡车和大中型客车最常见的制动装置,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不断向高速、重载等方向发展,在此条件下的频繁制动对汽车制动鼓的使用寿命提出新的挑战。以前在低速轻载条件下性能表现尚好的制动鼓逐渐满足不了使用要求,主要表现为制动带产生疲劳网状裂纹——龟裂,易导致制动鼓断裂。而制动鼓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开裂现象,制动效果变差,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严重的会使制动失效,严重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现国内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制动鼓,大多为通过铸造单一材料毛坏后机加工成形或机加工后外层嵌一层钢圈,制动鼓在开裂后,刹车后大多出现断裂现象,给汽车行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靠性、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高,容易加工的汽车制动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内圈带槽双金属层制动鼓,它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外侧设有沉槽,内圈和外圈熔为一体。
内圈外侧上的沉槽可以为螺形槽或梯形槽,也可以是能使内圈和外圈在浇注时溶为一体的其它形状的沉槽。
为提高制动效果以及整个制动鼓的强度和韧性,内圈的材料选用灰铸铁,外圈的材料选用铸钢或球铁。
由于本实用新型内圈带槽双金属层制动鼓在内圈设置了沉槽(如螺形槽或梯形槽),在制造制动鼓过程中,当浇注外圈时,钢水更容易与内圈熔为一体,从而使制动鼓的内外圈熔合成一个整体,当制动鼓内圈受磨擦导致开裂现象后,钢水浇注的外圈使制动鼓本体仍保持一定的结构和强度,解决了制动鼓开裂后丧失制动效能,整车继续安全行驶的技术难题,延长了制动鼓的使用寿命,而且制造也较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圈带槽的双金属层制动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内圈的正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内圈的侧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内圈的正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内圈的侧视图。
图中各标识表示:1.内圈;2.外圈;3.螺形槽;4.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圈带槽的双金属层制动鼓包括内圈1和外圈2,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内圈带槽的双金属层制动鼓的内圈外侧设有螺形槽。在制动鼓制造时,设计一制动面的灰铸铁圈为制动鼓内圈1确保其制动效果,外圈2采用浇铸钢或球铁起 保护作用。V法造型时,下型的砂芯上套灰铸铁内圈1与原模型组成一体,通过浇注钢水形成内圈1为灰铸铁,外圈2为铸钢或球铁的内圈带槽的双金属层制动鼓,由于内圈1外侧设置了螺旋槽,在浇注外圈2外层时,钢水更易与内圈1熔为一体。这样,内圈带槽的双金属层制动鼓不仅能加强制动鼓的本体强度,使制动鼓内层抗热疲劳和耐磨,外层保持一定得韧性和强度,而且即使在内层开裂后,钢水或球铁浇注的外层使制动鼓本体仍保持一定的结构和强度,解决了制动鼓开裂后丧失制动效能、整车继续安全行驶的技术难题,延长了制动鼓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内圈沉槽也可以是梯形槽。
内圈沉槽的形状不限于上述所介绍的螺形槽和梯形槽,也可以是能使内圈和外圈在浇注时溶为一体的其它形状的沉槽,如丁字槽,圆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畅丰车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畅丰车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1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盘式刹车片
- 下一篇:球笼式万向节钟形壳精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