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1737.4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264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前音腔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终端的音腔设计存在如下几点缺陷:
1)手机扬声器声音小,在嘈杂的环境中不容易听到;
2)手机扬声器低音效果差,声音测试品质低;
3)手机空间限制大扬声器应用,手机音量难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用于通过增加前音腔的数量改善移动终端的音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双前音腔包括第一前音腔、第二双前音腔;
声波A通过所述第一前音腔的出音孔到达所述第二前音腔,声波B通过所述第一前音腔的边缘出音孔延迟于声波A一定时间到达所述第二前音腔,声波A与部分声波B在所述第二前音腔的出音孔处叠加,叠加后的声波C通过所述第二前音腔的出音孔传送出去。
所述的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前音腔为所述第二前音腔的后音腔。
所述的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前音腔支架、后音腔支架;
所述前音腔支架隔离所述第一前音腔、所述第二前音腔,并与所述后音腔支架配合形成一个音腔支架,所述音腔支架组装到移动终端的外壳上。
所述的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音腔支架内的扬声器,该扬声器通过引线穿过所述音腔支架的外壳焊接到所 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
所述的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前音腔支架与所述后音腔支架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热熔方式形成所述音腔支架。
所述的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后音腔支架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上,或作为一个单独部品注塑成型,然后再热熔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上。
所述的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音腔支架通过在内部或外部粘贴材料改变所述第一前音腔、所述第二前音腔的体积。
所述的具有双前音腔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粘贴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上的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前音腔的数量使得手机扬声器声音加大,增强扬声器低音效果,提高声音感官强度,通过延迟声音叠加改善音量大小,因此改善了声音品质,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移动终端的常规音腔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双前音腔结构图;
图3是前音腔内传播的声波A、B、C随时间变化的振幅曲线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扬声器 2 前音腔支架
3 后音腔支架 4 前音腔II
5 前音腔I 6 后音腔
7 前音腔I的出音孔 8 前音腔II的出音孔
9 前壳 10 镜片
11 前音腔I的边缘出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是现有移动终端的常规音腔结构图。该常规音腔结构包括:扬声器1、后音腔支架3、前音腔I5、前音腔I的出音孔7、前壳9、镜片10。
声波A通过前音腔I的出音孔7传送出去,因为声波A的振幅没有变化,所以声音相对来说其音量较低,且声波A的相位未发生移动,所以所听到的声音不具有延长性,感官声音低。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双前音腔结构图。该双前音腔结构包括:扬声器1、前音腔支架2、后音腔支架3、前音腔II4、前音腔I5、后音腔6、前音腔I的出音孔7、前音腔II的出音孔8、前壳9、镜片10、前音腔I的边缘出音孔11。
结合图2,描述声波在双前音腔中传播过程:
(1)、声波A首先通过前音腔I的出音孔7,到达前音腔II4;
(2)、声波B从前音腔I的边缘出音孔11延迟于声波A一定时间到达前音腔II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1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