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射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2567.1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强;夏侯佐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莱凯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9/00;F21V3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LED射灯,其属于LED灯具类。
背景技术
LED灯具是近几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灯具,由于其光效高、寿命长以及节能,现在越来越多的照明领域得到了应用。射灯是照明灯具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别,现LED射灯已在市场广泛销售,现有的LED射灯,大多与传统灯具的射灯区别不大,基本上由灯筒、灯座、灯头、LED光源体、驱动电源几大部分所构成,所述LED光源体设置在灯筒的底面上,所述驱动电源设置在灯座内,灯筒、灯座以及灯头顺次联接,在现有技术中的LED射灯中,所述灯筒一般亦作为散热器使用,为此,所述灯筒上一般设置有散热片,以强化散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设计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LED光源体与常规照明光源体的差异,这在灯筒的形式结构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以传统照明光源体,比如白炽灯作为光源体的射灯中,灯筒为圆筒状,这在其光源体为白炽灯,为一个光线发散的面光源时,圆锥状的灯筒与白炽灯光源体之间的配合是合适的,但光源体改为LED光源体后,由于LED光源体发出光线的单向性,为此其性能上与传统的白炽灯光源体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这时灯筒仍采用原来的结构,则会带来一定的问题,目前,用户最为直接的感觉是LED射灯与传统的射灯在效果上差异很大,根本达不到传统射灯的照明效果,这是其一。另外,现有技术的LED射灯,单纯考虑散热的需要,大多数将灯筒做成与外部联通的结构,这虽然改善了散热,但直接导致了LED射灯不防水、不防虫的后果,为此,众多的LED射灯因此而很快故障报废,再者,现有技术的射灯,包括一个专门用来置放驱动电源的灯座,为此,体积相对较大,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射灯,包括灯筒、灯座、LED光源体以及驱动电源,所述灯筒为圆锥体,所述灯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灯筒的大圆端为封闭端,并有一内凹圆,所述LED光源体固设在所述的内凹圆内,所述灯座包括灯头与驱动电源容纳体,所述驱动电源设置在驱动电源容纳体内,所述灯筒与灯座固联接,且所述驱动电源容纳体插设在所述灯筒内,还包括若干个圆锥形二次配套光罩和一个固定板,所述圆锥形二次配套光罩与LED光源体上的LED晶芯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板带有若干个与圆锥形二次配套光罩大圆端尺寸相适应的环孔,所述圆锥形二次配套光罩大圆端套装在所述环孔中,并通过固定板与灯筒固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一种LED射灯,由于将LED光源板设置在了圆锥形灯筒的大圆端,故而驱动电源容纳体可插设在灯筒内,显然相对现有技术整个射灯的结构体积大大减小,同时,将原由圆锥形灯筒内腔面承担的二次配光功能,改由与LED晶芯一一对应的若干个圆锥形二次配套光罩来承担,这样更能适合LED光源体的发光特性,从而改善了整体的照明效果。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筒的外周边的散热片呈竖向分布,且所述圆锥形灯筒的大圆端开有与散热片槽联通的通风孔,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美观的需要,圆锥形灯筒的大圆端一般相对散热片槽是封闭的,这样虽然解决了外在美观的问题,但对散热带来较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锥形灯筒的大圆端开设通风孔的方式,即满足了外在的美观要求,又解决了散热的需要。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筒与灯座的结合部介设的橡胶圈,同时还包括一个端面环板,所述端面环板设置在固定板之上,并与灯筒固联接,且端面环板与灯筒间介设有橡胶圈。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功能。综上所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射灯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射灯爆炸图。
各图中,1为灯筒、101为灯筒散热片、102为散热片槽、103为通风孔、104为内凹圆、2为灯座、201为驱动电源容纳体、202为灯头、3为驱动电源、4为LED光源体、401为LED晶芯、402为圆锥形二次配套光罩、5为橡胶圈、6为端面环板、7为固定板、701为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射灯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莱凯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莱凯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2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IC智能卡
- 下一篇:一种3‑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