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以及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2648.1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林;黄向明;余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粤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馈线 在线 监测 终端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以及一种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网配电能力滞后问题存在多年,配电网系统直接承担着对用户的供电,配电网建设是一项民生基础工程,国家在电网“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两头,一是大电网,一是解决配电网薄弱电问题。
配电网系统最大电特点是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配电设备点多面广,运行维护难度大,这也造成配网故障率较高,且难以对故障进行迅速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目前,配电系统还不能对配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并且配网事故发生时对故障地点的定位是一技术难点,故障定位主要是借助于在线路上安装具有故障信息远传功能的故障指示器设备。
基于故障指示器设备进行故障定位具有以下缺点:
(1)不能实时在线监测。
(2)不可控。在线路正常工作状态下,通常的故障指示器为了节省功耗都是处在休眠状态下的,不主动与其配套的通信终端通信,一旦故障指示器出现故障,运行及维护人员无法获取故障指示器工作状态,影响线路故障指示判断。
(3)接地故障判断困难。大部分故障指示器采用信号源注入方式或者首半波方式进行接地故障判断。信号源注入法系统复杂、投资大,而首半波方式理论本身就有死区,判断困难。
(4)故障指示器都要结合其配套的通信终端或者中继器才能远传信息,远传信息需通过GSM网络或其他外部通信网络,因配网线路点多面广,整体通信流量费用较高使得电力生产运行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线路实时监测及故障指示的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
一种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包括获取配网馈线检测信号的取电装置和传感器、控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收发所述通信装置的通信信号的定向天线、以及故障指示装置,所述取电装置和所述传感器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至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故障指示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连接所述定向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中使用取电装置和传感器检测配网馈线的负荷电流、开关状态、线路温度等参数,可以实现线路的实时在线监测;并且根据所述取电装置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可以方便地对配网馈线的接地故障进行判断。因为设置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定向天线,因此可以直接与远端变电站的控制中心通信,接收远端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实现变电站对所述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的远距离控制。并且无需通过GSM网络或其他外部通信网络,而可以直接使用电网的内部通信网络,减少电力生产运行成本。所述故障指示装置可以直接对故障情况进行显示,实现现场故障提示和指导,协助快速处理电路故障。
优选地,所述故障指示装置包括故障指示灯和指示灯驱动电路,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指示灯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故障指示灯。通过所述故障指示灯,可以在故障时发出闪烁光等指示灯光,便于现场工作人员识别,快速处理电路故障。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配网馈线的温度作为故障判断的参考,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线路实时监测及故障指示的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系统。
一种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配网馈线在线监测控制端和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所述配网馈线在线监测终端包括获取配网馈线检测信号的取电装置和传感器、控制装置、与所述配网馈线在线监测控制端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收发所述通信装置的通信信号的定向天线、以及故障指示装置,所述取电装置和所述传感器分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至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故障指示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连接所述定向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粤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粤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2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级设备辐照老化鉴定试验系统
- 下一篇:气固两相流流场实时测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