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2897.0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蓝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天野旅游帐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64 | 分类号: | E04H15/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帐篷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属于帐篷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帐篷作为户外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装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了周末,很多人经常会带着帐篷到郊外去郊游。帐篷一般都设有内帐和外蓬,内帐通过系带与支杆连接,比较麻烦,外蓬罩在支杆外面。为了便于安装,目前的内帐也有用挂钩挂在支杆上的,其结构是挂钩上设有G型钩,G型钩中穿织带,织带对折缝在内帐拼缝上。由于织带与内帐的连接点较小,作用力比较集中,容易将织带与内帐的连接处拉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织带与内帐的接缝处采用人字形连接,加长了织带与内帐的连接长度,有效的解决了织带与内帐的连接处经常被拉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包括与支杆连接的挂钩,挂钩与织带连接,织带与内帐连接;所述织带人字形交错与内帐连接。
前述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中,所述织带与内帐的接缝处人字形交错缝接。
前述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中,所述织带为丙纶、涤纶或锦纶编织带。
前述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中,所述挂钩上设有矩形孔,织带 与矩形孔连接。
前述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中,所述矩形孔的长度与织带的宽度相对应。
前述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中,所述挂钩为塑料制品,挂钩的内弧与支杆的外径相对应,挂钩的开口大于支杆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织带是对折后与内帐连接的,为一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织带是错位的人字形折叠,织带的两端与内帐拼缝两点连接,织带与内帐固定时采用回针加强,确保牢固性,采用人形固定法,可以让织带与内帐的接触面更宽,最终达到牢固的作用。每个连接点只承受原来一半的拉力,可很好的解决织带与内帐的连接处经常被拉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织带结构。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杆,2-挂钩,3-矩形孔,4-织带,5-内帐,6-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帐篷内帐的连接织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支杆1连接的挂钩2,挂钩2与织带4连接,织带4与内帐5连接;所述织带4人字形交错与内帐5连接。所述织带4与内帐5的接缝6处人字形交错缝接。织带为丙纶、涤纶或锦纶编织带。挂钩2上设有矩形孔3,织带4与矩形孔3连接。矩形孔3的长度与织带4的宽度相对应。所述挂钩2为塑料制品,挂钩2的内弧与支杆1的外径相对应,挂钩2的开口大于支杆1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原理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织带连接结构,由图2可见,现有的织带4是对折后与内帐5一点连接的,连接点处受力较大。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织带4是错位的人字形折叠,织带4的两端与内帐两点连接,每个连接点只承受原来一半的拉力,可很好的解决织带与内帐的连接处经常被拉破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连接强度,织带4两端的连接点最好设在内帐5的接缝处,织带与内帐固定时采用回针加强,确保牢固性,一般接缝处的强度较高。不容易将内帐拉破。所述挂钩的内弧与帐篷支杆的外径相吻合,开口处略向开,方便用手打开。挂钩底部的方孔与织带的宽度相同,可以保证织带不会很松地来回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天野旅游帐篷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天野旅游帐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2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