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喷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43264.1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怀兵;彭宝盆;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18 | 分类号: | E2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姚铁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脉冲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领域采用高压水力喷射径向成孔增加产量成为普遍的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高压软管携带喷头经行水力喷射改善目的油层孔渗差数,以此来提高油井产量。高压水力喷射径向成孔技术起源于水力喷射冲洗油管钻杆,后来通过增加压力发现这种技术具有很好的冲砂能力,遂通过改进喷头和相关辅助设备,加大压力喷射采油层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油田增产技术。
目前,为了喷射更大直径和深度的孔径,一般采取的技术措施有:1、加大泵的排量,增大施工压力。2、改善喷头的材质及外形,通过实验及力学分析找出适合喷射的喷头形状。现有技术状况采用增大泵的排量和增大施工压力方式会有一定的限制,因为泵的排量和相关施工设备是受限制的不可能加的太大。所以对喷头的改进成为目前高压水力喷射径向成孔技术领域最核心的部分。喷头质量和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喷射孔径的大小和深度,对于增长施工的成功与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的喷头的外形及构造喷射效果差。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喷头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脉冲喷头,以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冲喷头,有效改善了喷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脉冲喷头,包括外壳、转子和端盖,所述端盖与外壳的后部连接,在外壳内形成压力腔,所述转子设置于外壳内的压力腔内,所述转子与外壳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钢珠,转子与端盖之间设有第二钢珠,所述外壳的前端具有多个冲击喷孔,所述外壳后部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朝向侧后方的推进喷孔,所述端盖底部具有至少两个进液孔,所述至少两个进液孔均朝顺时针方向倾斜或均朝逆时针方向倾斜。
进一步,所述转子的后部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均为左旋或均为右旋,凹槽的方向与进液孔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转子的中部的侧壁上具有侧面呈矩形的豁口。
进一步,所述转子上的矩形的豁口的底部为过转子2的轴线的平面。
进一步,所述转子的后部位于豁口一侧的外径小于另一侧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转子的前端呈锥台形。
进一步,所述多个冲击喷孔沿外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多个推进喷孔沿外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转子和外壳上具有对应的第一钢珠安放槽,所述转子与端盖上具有对应的第二钢珠安放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结构巧妙、合理,穿透能力强,且可在推进喷孔向后喷射的推力作用下自动前行,从而对前阻物进行不断冲射。并且在转子的旋转过程中产生脉冲喷射。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极大的改善喷射效果,提高油田单井产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的结构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E-E剖图;
图5为图3的F-F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图;
图9为图6的D向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B-B剖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的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的结构剖图。如图1所示,脉冲喷头,包括外壳1、转子2和端盖3,端盖3与外壳1的后部连接,端盖3与外壳1共同在外壳1内形成压力腔5,转子2设置于外壳1内的压力腔5内。转子2与外壳1前端之间设有第一钢珠6,转子2与端盖3之间设有第二钢珠7。转子2和外壳1上具有对应的第一钢珠安放槽,转子2与端盖3上具有对应的第二钢珠安放槽。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喷头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外壳1的前端具有多个冲击喷孔101,外壳后部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朝向侧后方的推进喷孔102。多个冲击喷孔101在外壳的前端沿周向上均匀分布。多个推进喷孔102沿外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3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