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装式扇形段辊子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127.X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易勇;夏红杰;王润泽;杨奕兵;董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装式 扇形 辊子 旋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装式旋转接头,具体的说是一种在冶金行业连铸过程中,为了提高和保证铸坯质量而用于防止漏水的外装式扇形段辊子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铸坯在出结晶器之后首先接触的是扇形段,因此对扇形段的要求极高,特别是扇形段对铸坯的冷却问题,要求扇形段辊子不得有漏水现象,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旋转接头在开始使用时不会出现漏现象,在使用一个星期左右由于磨损密封等原因会导致旋转接头漏水,这种旋转接头是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另一端固定在辊子上,因此无论是对整体辊子的加工还是对整体辊子的装配要求都极高,稍有一个环节出现误差较大就很容易导致旋转接头漏水。旋转接头两侧沿着辊子侧边漏水,当旋转接头漏水时,理论上水可以从端部的排水孔中流出,由于在高温和不断磨损的条件下,油封同时也起到水封的作用,对轴颈的密封就会有间隙,水就会从辊子的下面流出,流到铸坯表面对铸坯的质量造成影响。即使排水孔能够完全排出旋转接头的漏水,但是还是要更换旋转接头,要把扇形段吊出,把辊子拆卸重新装配旋转接头,劳动强度大,设备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高效、不易漏水、检修方便的外装式扇形段辊子旋转接头,能够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满足生产工艺参数,并确保铸坯在形成的过程中得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装式扇形段辊子旋转接头,包括旋转接头、辊子和设置在所述辊子两端的轴承座,所述棍子两端的轴颈外延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所述旋转接头内旋于所述轴颈内。
旋转接头的一端与辊子装配没有任何的改变,另一端与轴承座连接处由原先来是完全安装在轴承座内,现在更改为将冷却水路设置在轴承座外面进入旋转接头,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因旋转接头漏水,而造成整个辊子滴水的问题,从而在本质上解决了扇形段的漏水的问题,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前述外装式扇形段辊子旋转接头,在所述旋转接头上还装有与供水管路相连的连接体,用于给旋转接头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了旋转接头的安装精度要求,避免了累积误差。(2)旋转接头更换方便,不需要拆卸辊子,可以在线更换,大大提高了扇形段的使用寿命。(3)方便了辊子的装配和调整,不会因为轴承座与辊子的装配而损坏旋转接头。(4)提高了旋转接头使用寿命,由过去的15天左右提高现在的180天左右,大大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变革性的延长了扇形段的使用寿命。(5)水路由轴承座内改为在轴承座外进水,杜绝了水从辊边流出,即使旋转接头漏水也不会影响铸坯质量,而且很容易点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辊子旋转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旋转接头 2.油封 3.油卡 5.连接体 6. 轴颈 7. 轴承座 8. 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装式扇形段辊子旋转接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旋转接头1、辊子8和设置在所述辊子两端的轴承座7,所述棍子8两端的轴颈6外延于所述轴承座7的外侧,所述旋转接头1内旋于所述轴颈6内,在所述旋转接头上还装有与供水管路相连的连接体5。
本实用新型将辊子的轴颈加长至完全超出轴承座7,旋转接头1的一端与辊子轴颈6装配没有任何的改变,另一端与轴承座7连接处由原先来是完全在轴承座里面安装,更改为现在水路在轴承座外面进入旋转接头1。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旋转接头1的漏水,从而在本质上解决扇形段的漏水的问题。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