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步履式盾构平移过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202.2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钟长平;竺维彬;王晖;米晋生;黄威然;廖鸿雁;王学龙;鞠世健;叶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履 盾构 平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盾构平移过站系统,尤其是一种采用步履式盾构平移过站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地铁隧道建设中,盾构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盾构机完成一个区间施工后,需要平移通过地铁车站——简称为盾构过站,以施工下一个区间隧道。
目前现有盾构过站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过站方式主要是:将盾构机和后配台车解体后,在盾构机基座下铺设钢板或滚轴,然后在车站底板设置反力基座,利用额外的水平千斤顶实现盾构机侧移和前进。完成一个步进循环后,重新在盾构机前方铺设钢板和反力基座,如此反复循环最终实现盾构机平移。第一类方法的改进措施一是:在盾构机基座下安装行走轮,铺设行走轨道,在轨道上设置反力基座,盾构机自身千斤顶推进盾构机。第一类方法的改进措施二是:用卷扬机替代额外千斤顶,实现水平动力。上述方式存在问题:施工工期较长,辅助材料较多,如钢板和钢轨,在车站底板设置反力基座会对车站结构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第二类过站方式是盾构机与后配车架整体平移过站,在车站底板浇筑导槽,在导槽内设置反力支座,利用盾构机自身的千斤顶向前顶进盾构机,同时铺设支架安装轨道使后配台车在盾构机的牵引下前移,完成盾构机的整体过站。但是这种盾构平移过站系统存在以下问题:过站浇筑导台需要时间长,费用高;导台不能投入后期施工,需要拆除,造成浪费;导台与盾构主机之间的摩擦阻力大,需要较大的过站动力,对导台上反力孔的制作要求高;导台欠缺灵活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将盾构机与后配台车解体的情况下,平移速度快、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材料和设备利用率的盾构平移过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步履式盾构平移过站系统,包括:
接收托架,用于承载盾构机;
若干抬升千斤顶;
若干牛腿支座,每一牛腿支座的一端与盾构机焊接,另外一端与一抬升千斤顶通过抽屉式卡座结构连接;
滑动导轨,沿盾构机前移方向与盾构机焊接;
滑动小车,一侧沿所述滑动导轨滑动,另一侧通过连接吊链与所述接收托架连接;
葫芦,其链轮与盾构机连接,拉链一端与所述接收托架连接;
第一反力牛腿,与盾构机固定连接;
第二反力牛腿,与所述接收托架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抽屉式卡座结构所述抽屉式卡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抬升千斤顶顶部侧面对称的凸起;设置在所述牛腿支座上并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抬升千斤顶通过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中与所述牛腿支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连接型钢,将盾构机中体与盾尾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盾构平移速度快:利用步履式盾构平移过站系统完成两个循环3米的推进最多只需要50分钟的时间,大大节约的工期。相对于其他的过站方式节约1/3的时间。
2、步履式盾构过站系统灵活,对水平牵引机构和水平顶推机构作用方向做出相同的改变之后就可以实现盾构机向不同方向移动。
3、对车站结构不利影响少,顶推盾构机不需要在车站上设置反力基座,对车站结构的影响小。
4、使用范围广,相应不同车站结构所提供的过站空间,可根据车站具体结构选择盾构机分体过站和整体过站方式,特别适合一个标段含有多个不同结构车站的工程施工。
5、有效的提高了材料和设备的利用率,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一次性投入后可循环多次使用。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步履式盾构平移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牛腿支座与抬升千斤顶的抽屉式卡座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