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216.4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行;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行;董义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12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系统,尤其是一种地下灌溉系统,适用于农田、果树、园林等的地下灌溉工程。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法是地面漫灌,这种灌溉方法的缺点在于:1、水分大量蒸发;2、有时为了抑制水分蒸发而采用地膜覆盖保墒,又会造成白色污染;3、不能直达作物根部定量灌溉,造成水分的大量浪费;4、山区丘陵常常无法进行灌溉,靠天吃饭;5、浇灌作物的同时也浇灌了杂草,使田地里杂草丛生;6、需要人工看水,难以实现自动灌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克服上述缺点的一种地下灌溉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储水罐、过滤器、第一阀门、主水管、分水管、蓄水渗灌装置、放气管和第二阀门;所述储水罐位于地面上,装有所述第一阀门的所述主水管与其下部连通,伸入到所灌溉地面以下并水平铺设,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主水管的进水口处,所述分水管与所述主水管连通,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位于其尾端,装有所述第二阀门的所述放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连通,另一端伸出地面。
所述蓄水渗灌装置可以是一个布有渗孔的渗水筒。
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也可由一个蓄水筒和布有渗孔的渗水管构成,所述放气管与所述蓄水筒连通。
所述渗水管可以布置为环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把所述渗水筒或者渗水管直接伸入到所灌溉作物的根部,可以定位定量灌溉,大量节省水分,据测算,可实现节水96.7%;2、可抑制水分的地面蒸发,无需地膜保墒;3、在山区丘陵地带也可以用此技术实现灌溉;4、抑制地面杂草的生长,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5、使所灌溉作物更能抗倒伏;6、省工省时,灌溉一亩地仅需55分钟,不用人工看水,可实现自动灌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储水罐;2-过滤器;3-第一阀门;4-主水管;5-分水管;6-渗水筒;7-放气管;8-掏渣孔;9-第二阀门;10-渗水管;11-蓄水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其包括储水罐1、过滤器2、第一阀门3、主水管4、分水管5、蓄水渗灌装置、放气管7和第二阀门9;所述储水罐1位于地面上,装有所述第一阀门3的所述主水管4与其下部连通,伸入到所灌溉地面以下并水平铺设,所述过滤器2位于所述主水管4的进水口处,所述分水管5与所述主水管4连通,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位于其尾端,装有所述第二阀门9的所述放气管7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连通,另一端伸出地面;所述蓄水渗灌装置是一个布有渗孔的渗水筒6。可以把所述渗水筒6直接伸入到所灌溉作物的根部进行地下灌溉。
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由一个蓄水筒11和布有渗孔的渗水管10构成,所述放气管7与所述蓄水筒11连通。可以把所述渗水管10直接伸入到一株或者一系列所灌溉作物的根部进行地下灌溉。
实施例三: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渗水管10布置为环形。可以把所述渗水管10直接伸入到一棵树的根部并绕其环形布置进行地下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行;董义,未经张树行;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