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加热炉的固液体系相图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5069.2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山;陶伟桐;李蕾;王科旺;冯玲;陈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炉 液体 相图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绘制固液体系相图的实验仪器。
背景技术
根据多相平衡的实验结果,绘制用于描述温度、压力、组分的浓度等因素与相平衡状态之间关系的图形,称之为相图。相图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也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相图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化合物的生成,控制相的组成,选择最佳的配料点,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过程,生产出所需性能的产品,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热分析法是绘制固液体系相图最常用的实验方法,记录体系由高温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即步冷曲线。根据步冷曲线即可分析出体系相态的变化,若冷却过程无相变发生,体系的温度将随着时间平滑下降。若有相变发生,由于体系产生的相变热与冷却时放出的热量相互抵消,步冷曲线就会出现拐点,所以通过步冷曲线上的拐点就可以分析出体系的相平衡状态以及发生相变的温度。通过测定一系列组成不同的样品的步冷曲线,就可以绘制出被测体系的相图。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通常采用的手工记录实验数据的相图测定仪,其加热炉大多为单层结构,这使得体系的降温速率很难保持均匀,相变点不易观察,并且学生很难同时完成多个加热炉的控制和数据记录,导致实验时间冗长,实验结果不准确。所以在物理化学实验技术领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和操作简单、实验数据可靠、单人可同时控制和记录两个加热炉的相图测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相图测定仪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和操作简单、实验数据可靠、单人可同时控制和记录的双加热炉的双加热炉的固液体系相图测定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箱体底部设置有加热炉,加热炉内设置有内放置样品温度传感器的样品管,该加热炉由加热炉壳体内设置外表面缠绕有外加热电阻丝的外加热管、外加热管内设置外表面缠绕有内加热电阻丝的内加热管、设置在加热炉壳体上的散热风扇、设置在外加热管内管壁上的外层加热管温度传感器联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设置在与箱体底部联接的散热风道上,箱体内底部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两个调压模块、一个直流电源和四个加热继电器,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时间继电器、两个加热炉控制开关、两个风扇换挡开关、两个样品温度控制仪、两个温差控制仪,两个样品温度控制仪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加热继电器相连并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样品温度传感器相连,两个外层加热管温度传感器与两个样品温度传感器通过负极反串分别与温差控制仪相连,加热炉控制开关通过导线接220V电源和调压模块,一个调压模块分别通过两个加热继电器接两个外加热电阻丝,另一个调压模块分别通过两个加热继电器接内加热电阻丝,外层加热管温度传感器与样品温度传感器通过负极反串与温差控制仪相连,风扇换档开关与直流电源和散热风扇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手动控制,两个样品加热炉均使用双层加热炉结构,内层加热炉用于加热样品,外层加热炉用于控制炉壁的温度,以使样品和炉壁保持设定的温差。使用两个样品温度控制仪分别控制和显示两个样品的温度,使用两个温差控制仪分别控制和显示两个样品与其炉壁的温差。通过两个风扇换挡开关分别调节两个加热炉散热风扇风量的大小,使用一个时间继电器提示学生记录相应样品的实验数据。本实用新型采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所测样品的相变点与理论值相差较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大学物理化学的实验仪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加热炉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双加热炉的固液体系相图测定装置由箱体1、加热 炉2、样品管3、样品温度传感器4、散热风道5、安装架6、调压模块7、直流电源8、加热继电器9、时间继电器10、加热炉控制开关11、风扇换档开关12、样品温度控制仪13、温差控制仪14联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5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