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木结构建筑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5929.2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沈一军;曾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一军;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木结构 建筑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型,尤其是一种轻型木结构建筑模型。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轻型木结构建筑因其建筑综合能耗低、建筑材料环境亲和力强、抗震性能好等突出优点,能满足业主对环保和舒适的要求,建设逐年增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为了使木结构从业人员和建筑专业学生更加直观、感性的学习和掌握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就需要设计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轻型木结构建筑模型。纵观过去已有的建筑模型,多是体现传统结构形式,无法体现轻木结构的构造特点,而且形式简单,变化不多,不能满足木结构从业者学习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组建、仿真效果好、成本低廉的轻型木结构建筑模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木结构建筑模型,其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有外墙体、内隔墙体、屋盖以及基础底板,外墙体间采用胶水粘合成模型的周边结构,外墙体内粘合内隔墙,在外墙体上部粘合屋盖,外墙体底部粘合基础底板;其中:外墙体由左侧墙体、右侧墙体、后侧墙体和前侧墙体粘合而成;左侧墙体、右侧墙体、后侧墙体和前侧墙体均由顶梁板、地梁板、墙骨柱、覆面板按照轻型木结构建筑模数进行制作和组装;顶梁板、地梁板分别横向布置于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墙骨柱竖向放置于顶梁板、地梁板之间,为纵向分布,覆面板放置墙体的外侧;各构件间采用胶水粘合;内隔墙由顶梁板、地梁板、墙骨柱、短柱、托柱、过梁按照轻型木结构建筑模数进行制作和组装;顶梁板、地梁板分别横向布置于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墙骨柱纵向放置于顶梁板、地梁板之间,在门洞口的上方横向放置过梁,在过梁上方竖向放置短柱,在门洞口的两侧放置托柱;各构件间采用胶水粘合;屋盖由覆面板、椽条、脊梁、山墙按照轻型木结构建筑模数进行制作和组装;椽条按照屋盖坡度放置于脊梁的两侧,山墙放置于屋盖的两端,在屋盖的外侧上方放置覆面板;各构件间采用胶水粘合。
所述的基础底板为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或有机板材制成。
所述的覆面板为硬纸板或有机板材制成。
所述的顶梁板、地梁板、墙骨柱、短柱、托柱、过梁、窗台梁、椽条、脊梁、山墙均为木条或有机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木结构建筑模数制作和组装,因而具有很强的仿真性,凸显木结构构造的特点;可作为设计人员展示构思的工具,也可作为木结构建筑专业的教学模型;
(2)不同构件的搭配组合可以组成各种结构模块,满足任意需求的单元配置和楼层分布;
(3)取材低廉,制作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侧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侧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侧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侧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隔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顶梁板, 2-地梁板, 3-墙骨柱, 4-覆面板, 5-短柱,
6-托柱, 7-过梁, 8-窗台梁, 9-椽条, 10-脊梁,
11-山墙, 12-屋盖, 13-左侧墙体,14-后侧墙体,15-右侧墙体,
16-前侧墙体,17-内隔墙体,18-基础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7:
按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轻型木结构建筑模型,包括有外墙体、内隔墙体、屋盖以及基础底板,外墙体间采用胶水粘合成模型的周边结构,外墙体内粘合内隔墙,在外墙体上部粘合屋盖,外墙体底部粘合基础底板。
如图1所示,左侧墙体由顶梁板1、地梁板2、墙骨柱3、覆面板4按照轻型木结构建筑模数进行制作和组装。其中顶梁板1、地梁板2分别置于结构的顶部和底部,为横向分布。墙骨柱3放置于顶梁板1、地梁板2之间,为竖向分布。墙体的一侧放置覆面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一军;台州学院,未经沈一军;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5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角度接骨板
- 下一篇:一种智能鞋柜门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