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实现污水生态处理与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6080.0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宁;宋海亮;吴磊;项文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H01M8/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实现 污水 生态 处理 微生物 燃料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技术,尤其涉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同时产出电能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的产能方式——利用微生物将有机质直接转化为电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重视。MFC是利用酶或者微生物作为阳极催化剂,通过其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和可再生生物质氧化产生电能的装置,这些燃料源使得MFC比只利用纯化学反应燃料的化学燃料电池更为先进。研究表明,MFC不仅可以降解简单小分子有机物获取电能,也可以降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产生电能。Logan等人以市政和工业废水为底物,同步实现了废水的生物处理和污水生物发电。Mohan等对制药废水、染料、杀虫剂等综合化学废水的降解以及产电性能进行研究,污染物负荷为1.404 kg COD/(m3·d)时, 最大电压为304 mV,污染物降解率达到62.9%。骆海萍等以苯酚为燃料,在1000Ω外负载条件下,苯酚去除率约达到90%,最大输出电压为540mV。因此,利用MFC降解污染物并且产生电能是可行的,经济的,也是可持续的。目前MFC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其性能主要受限于硬件、构型,而不是微生物的活性。于是,对MFC的技术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改善质子、电子的传递过程和反应器的配置及构型,如改造反应器构型,以形成阳极严格的厌氧环境;尽可能地增大阳极的比表面积,使其更容易吸附电子介体,从而提高电化学活性;控制反应器阴阳极间距,以降低电池内阻等方面。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是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水陆交错带生物群落演替系统,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加以改造和强化,并利用不同自然条件下水生生物多样性进行群落时空优化组合的一种新型污水净化系统。它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植物组成,通过人工构建形成含有土壤(或其它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多途径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维护管理简便的特点,但是其处理速度相对缓慢,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对上述两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人工湿地所具有的较大面积以及湿地基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特点,加之湿地底部严格厌氧环境为MFC在湿地中的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形成阳极严格的厌氧环境,是大幅度提高其产电和有机底物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利用MFC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高的特点,提高其污染物净化效果,同时能够获得电能,实现废物资源的能源化利用。
同时实现污水生态处理与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方法综合了MFC和人工湿地的性能优势。在人工湿地中引入MFC技术,将人工湿地下层厌氧环境的高比表面积基质经过改性后作为MFC的阳极,将人工湿地的表层基质作为MFC的空气阴极,无需质子交换膜,构建MFC型人工湿地。从湿地及MFC的协同优化出发,强化了湿地植物根际效应、湿地微生物特别是产电细菌及污染物降解细菌的富集及固定化,促进了湿地植物、湿地基质、MFC电极三者之间的性能协同,提高复合系统的有机物的净化效能及产电性能。目前MFC应用在人工湿地中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实现污水生态处理与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结构。实现废水的生态净化并将污染物所蕴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技术方案:一种同时实现污水生态处理与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结构,是人工湿地主体以及部分人工湿地组件外连电路形成的MFC系统,人工湿地主体包括粗沙砾层、导电填料层、绝缘填料层、顶层导电材料层以及湿地植物。所述的粗沙砾层在最底层,所述的导电填料层在下部厌氧区内,所述的绝缘填料层位于下部导电填料层与顶层导电材料层之间,所述的湿地植物固定于绝缘填料层中,随着植物的生长,湿地植物根系逐渐穿透下部导电填料层。MFC系统由阳极电极、阴极电极以及连接阴、阳极的外接线组成。所述的阳极由人工湿地下部导电填料层构成,所述的阴极由人工湿地顶层导电材料层构成。顶层导电材料层一部分浸没在水中,一部分暴露于空气中,形成空气阴极。
所述的人工湿地主体以及部分人工湿地组件外连电路形成的MFC系统从下至上分别布有粗沙砾层、导电填料层、绝缘填料层、顶层导电材料层以及湿地植物。
所述的人工湿地主体可以是垂直流、水平流或潜流式进水方式。
所述的导电填料层可以是颗粒活性炭、石墨颗粒,可以固定湿地植物根系并支持植物直立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泥脱水机的泥饼卸料装置
- 下一篇: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