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泛光角度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6181.8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任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角度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支架,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泛光角度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极管照明灯具的应用日渐普遍,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要求极低能耗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其整体亮度,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是以接通电源的发光芯片作为光源,由反光杯体对光源光进行反射,再通过封装的调色涂层后实现照明功能,然而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反光杯体都为截面呈规则四边形或圆形的筒状,其侧面的反光角度一般为120度左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样的反光杯体会削减发光二极管本身的亮度,因此现有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在额定功率下无法发挥其本身的最大亮度,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发光角度更为广阔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泛光角度支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泛光角度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方固定安装有反光杯体,反光杯体的侧面置于支架本体散热座的四周,所述的反光杯体的侧面向内凹陷有弧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反光杯体侧面上设置有反光涂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反光涂层是银层,镍层,铜层当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散热座是铝基板、铜基板、玻纤板当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散热座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当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散热座与支架本体的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光杯体侧面向下凹陷的弧面在增大反光杯体的反光角度的同时也具有聚光作用,增大了整个发光二极管的光通量,使其在同等功率的情况下,亮度高于传统结构的发光二极管,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泛光角度支架结构简单,增亮效果明显,可有效弥补普通球面发光二极管灯具顶部缺亮的现象,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泛光角度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上方固定安装有反光杯体2,反光杯体2的侧面置于支架本体1散热座的四周,所述的反光杯体2的侧面向内凹陷有弧度,凹陷弧度可根据杯体侧面的具体形状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选择的是四边形的反光杯体2,将其四边侧面设置为向下凹陷有弧度,同时为进一步保证反光杯体2的反光效果,最好再在反光杯体2的侧面涂上反光涂层,涂层的材质可以在银、镍与铜当中任意选择,均能达到相同的反光效果。杯体底部的散热座的材质也可采用铝基板、铜基板、玻纤板当中的任意一种均能达到相同的散热效果,另外散热座的形状选择上可根据发光二极管产品的不同规格,选择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形状的散热座,而为保证发光二极管产品的一致性,优先将散热座与支架本体1的形状设置为相同。
将反光杯体2的侧面设置为向下凹陷后,在增大其反光角度的同时还具有聚光的效果,实验证明,采用此种结构支架的发光二极管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其反光角度超过了120度,增大了整个器件的光通量,因此比传统结构支架的发光二极管亮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式电机软起动调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间密封结构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