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捞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7391.9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生;丁步坫;袁正标;何江山;李进城;杨海滨;李景华;袁方学;孟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6 | 分类号: | C01D3/06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杜希现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捞盐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上获得盐的途径很多,主要包括海水晒盐、井水煮盐、盐湖水煮盐和盐矿制盐。这样直接获得的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原盐。原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在我国,盐的获得方法主要以海水晒盐为主。海水晒盐是对盐池中的海水或卤水进行露天暴晒,水分蒸发后,盐池中即可结晶出原盐(工业盐),然后通过捞盐装置将原盐捞出即可。目前我国盐场使用的捞盐装置主要是联合收盐机组,联合收盐机组主要包括配合在一起的收盐机、运盐车、堆坨机等。其中收盐机主要包括车体,还包括通过铰轴铰接在车体上的支架,支架下端安装有收集斗,通过支架将收集斗下放到池底后,向前移动车体即可将盐池底部的盐收集到收集斗内。然后通过安装在车架上的输料装置将收集斗内的盐输送到跟随在一旁的运盐车上,装满一辆运盐车再顺序填装下一辆运盐车,由运盐车陆续将盐运到堆坨机,最后由堆坨机堆成盐坨。传统的一套联合收盐机组,一般包括一台收盐机、一台堆坨机和5辆运盐车和两台拖拉机配合工作,结构庞大,购置成本高,收盐时需要全部开启配合动作,运行成本也很高,至少需要配备7-9名操作人员,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捞盐效率高,设备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较低,操作人员少的管道捞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管道捞盐装置包括通过铰轴铰接在车体上的支架,支架下端安装有收集斗,其结构特点是:支架上还安装有输送泵,输送泵的入口通过进料管延伸到收集斗内,输送泵的出口通过出料管输出,收集斗内安装有向进料管口部移送物料的绞龙,绞龙的转轴上安装有被动轮,铰轴上安装有与被动轮传动配合的主动轮,主动轮由车体驱动。
本结构的管道捞盐装置是通过盐水混合管道输送结构来实现捞盐效率高,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较低,操作人员少的。
盐水混合管道输送结构主要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输送泵,输送泵的入口与进料管一端连接,进料管另一端延伸到收集斗内,输送泵的出口连接有出料管。这样,当收集斗被下放到池底收集盐粒时,收集到收集斗内的盐水混合物便被输送泵通过进料管抽吸到高处,并由出料管倾斜向下向远处输送。由于盐水混合物在高处具有较大的势能,外加输送泵的抽送压力,盐水混合物在下落输出时不会出现盐粒堆积或沉淀现象,保证了盐粒的顺利收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出料管末端输送到堆坨机或直接架起进行堆坨,方便快捷。本管道捞盐装置,结构简单,省却了运盐车,减少了运盐车对盐池的污染,捞盐速度快,一人即可操作,减少了人员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绞龙,可以对收集到收集斗内的盐粒进行固定方向运送,这样,可以将盐粒全部朝进料管入口方向运送,有助于提高本管道捞盐装置的捞盐效率。通过设置在铰轴上的主动轮不但可以给绞龙传递动力,而且支架沿铰轴转动时,主动轮和被动轮的传动张紧关系也不会改变,保障了本管道捞盐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绞龙的螺旋叶片在绞龙转轴长度方向上分为间隔的两段,且螺旋方向反向设置,所述进料管口部与绞龙中部对应。
将绞龙的叶片在转轴长度方向上设置为两段并将该两段叶片螺旋方向反向设置,可以在驱动蛟龙转动时,将收集斗内的盐粒向收集斗中部堆积,这样就可以使设置在收集斗中部的进料管更方便地抽吸盐水混合物,捞盐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支架上还安装有卤水泵,卤水泵的入口通过进水管延伸到盐池内的卤水中,卤水泵的出口通过出水管延伸到收集斗中,并与进料管入口对应设置。
卤水泵的主要作用是对堆积到收集斗内的盐粒进行冲洗,使盐粒在收集斗内翻腾,使收集斗内的盐水混合物混合更均匀,这样,输送泵抽吸的就是真正的盐水混合物,抽吸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采用本结构的管道捞盐装置,结构合理,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较低,1-2人就能操作,且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架,2为收集斗,3为输送泵,4为进料管,5为出料管,6为绞龙,7为被动轮,8为铰轴,9为主动轮,10为卤水泵,11为进水管,12为出水管, 13为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7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