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8559.8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5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锋;余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7/10;F21V19/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邢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使用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随着产业链的完善,成本的降低,已经成为目前显示器市场的主流产品,而液晶本身不会发光,因此每个液晶显示装置都会加一个背光源,背光源通过导光板散射,为液晶面板提供均匀的白光。现有的导光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不一,因此需要为每一种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设计制造相应的导光板,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整体切割的方式不仅不方便生产组装,边角料的浪费也比较严重,增加了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低成本、可灵活拼装的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固定导光板的夹持件,其中所述导光板由两个以上的子导光板拼接组成。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上设有卡口,所述子导光板的端部设有用于卡进夹持件卡口的凸耳,所述的子导光板通过凸耳与卡口的配合固定在夹持件上。凸耳和卡口的配合,方便了导光板和夹持件的标准化设计。
优选的,所述卡口侧壁呈楔形斜面,卡口上端开口大,底端开口小。楔形卡口的侧壁为斜面,子导光板的凸耳装入卡口后,在上面胶框、液晶显示模组等其他结构的压力作用下,子导光板在斜面上会产生水平分力,促使相邻的两块子导光板之间紧密拼接。
优选的,所述凸耳包括颈部及端部,所述凸耳的颈部与子导光板连接,凸耳的颈部卡在夹持件的卡口中,凸耳颈部的宽度与夹持件卡口的宽度相对应,凸耳的端部的宽度大于凸耳的颈部的宽度。凸耳颈部宽度小,端部宽度大,形成卡钩结构,可以防止子导光板装入卡口后,凸耳从水平方向脱离卡口。
优选的,所述卡口两个侧壁为斜面,底部为平面,底部与侧壁的夹角为钝角,相应的所述卡在卡口中的凸耳的颈部与卡口侧壁接触的一面为相应的斜面,与卡口底部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凸耳颈部斜面和平面的夹角跟卡口底部与侧壁的夹角一致。凸耳和卡口接触面保持一致,受力更均匀,避免局部受力过大造成磨损。
优选的,所述每块子导光板的与设置在其一侧端部的夹持件连接的凸耳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其一侧端部的两角的位置处,相邻的两块子导光板的相邻近的两个凸耳分别卡进在夹持件的一个卡口中,两个凸耳互相接触的侧壁为可互相贴紧的平面。两块子导光板相邻的两个凸耳在一个卡口内拼接,更容易实现两块相邻的子导光板之间紧密拼接。
优选的,所述卡口形状呈直角梯形,卡口上端开口大,底端开口小,卡口底部为平面,一侧的侧壁为斜面,另外一侧的侧壁为垂直底部的平面,所述斜面与底部夹角为钝角,所有卡口的斜面保持在同一侧;所述子导光板固定在夹持件上的一侧设有一个凸耳,每个凸耳对应一个卡口,凸耳的形状与卡口保持一致。一个凸耳的设计可以使子导光板的设计更简洁,有利于降低子导光板的制作成本。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还包括呈条状的底板、垂直地设置在底板一侧的挡板,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有卡位件,相邻的两个卡位件之间形成上述卡口。利用卡位件两端的侧壁自然形成卡口,成本较低。
优选的,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有LED灯,所述LED灯等距离设在挡板上。LED灯装在夹持件上可以更合理的利用背光模组的空间,缩减背光模组的体积,而等距离的设置可以让导光板的散射光线亮度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有设在挡板上的LED灯,所述卡位件由成对的卡块组成,相邻卡位件的卡块之间形成卡口,卡位件内的两个卡块之间形成缺口,所述LED灯的安装位置与缺口相对应。LED灯与缺口对应,可以充分利用卡位件与挡板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边框的宽度。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和上述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子导光板,通过子导光板的拼接,可以组成适合任意尺寸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板,方便加工组装,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还可以降低材料浪费,降低了整个背光模组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夹持件外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夹持件卡口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8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