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笋切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8867.0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振坤 |
主分类号: | A23N15/00 | 分类号: | A23N15/00;B26D7/06;B26D7/01;B26D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笋 切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切丝机,具体是一种竹笋切丝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竹笋切丝机一般由一套送料机构、一套切割机构及驱动上述机构的电动机组成,电动机输出的动力经过传动装置变换后分别驱动送料机构及切割机构完成切丝动作,如中国专利局于2001年7月11日公告的专利号为ZL00251383.8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食品切丝切片机,它的特点是由机座、电动机、切丝刀、切片刀、进料斗、罩壳等组成,并将切丝刀、切片刀设置在进料斗的下部开口位置,物料从进料斗上部倒入后下滑到下部位置被切丝刀或切片刀切成丝或切成片,这种结构的切丝切片机,其切割速度快,但由于物料集中在下部开口处,切丝切片刀高度旋转,容易将未来得及送出出料口的物料切得零零碎碎,不成丝或不成片,造成切割不均匀,而且如果用于切竹笋的话,由于竹笋具有较长的纤维,通过直接将竹笋倒入进料斗进行切割,会造成随机无方向切割,导致切割出来的笋丝或笋片纤维太多,难以嚼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割均匀、切割方向一致,特别适合有纤维物料切割加工的竹笋切丝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笋切丝机,包括一架体,所述架体上安装有电机以及由电机带动工作的输送机构和切削机构,其特点是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上段夹料机构和下段夹料机构,所述切削机构对应设计成由上段切丝刀和下段切丝刀组成的切丝刀,其中所述下段切丝刀设置于上段夹料机构处,所述上段切丝刀设置于下段夹料机构处。
其中,上述上/下段夹料机构均由圆形转盘、从动轮及输送带三者相配合形成,所述圆形转盘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所述输送带环绕于从动轮上且与圆形转盘的圆弧边相挤压接触,其中与圆形转盘接触部分的输送带与圆形转盘相互形成夹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下段夹料机构能够相互进行夹料位转换,上述圆形转盘共设有两个,所述两圆形转盘水平设置且两者上下错位相交,其中上/下圆形转盘各与一条输送带及若干从动轮配合而形成上/下段夹料机构,所述错位相交处的其中一侧为上、下段夹料机构的夹料转换位。
为了进一步实现上、下段夹料机构的夹料转换能自动进行,上述与圆形转盘相邻的从动轮其中一个位于两圆形转盘的错位相交处且该处上圆形转盘处的从动轮A与下圆形转盘处的从动轮B处于同一轴芯线上,所述从动轮A与上圆形转盘和输送带配合形成上夹料机构的出料口,所述从动轮B与下圆形转盘和输送带配合形成下夹料机构的进料口。
为了保证物料的初始进料与最终出料不重叠,上述与圆形转盘相邻的另一个从动轮分别位于两圆形转盘上且该处上圆形转盘处的从动轮C与下圆形转盘处的从动轮D相距一定距离,所述从动轮C与上圆形转盘和输送带配合形成上夹料机构的进料口,所述从动轮D与下圆形转盘和输送带配合形成下夹料机构的出料口。
为了使物料在切丝时能切得更细更均匀,上述上/下段切丝刀均对称设有两个,两个上/下段切丝刀中间通过一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齿轮,通过一链条与所述齿轮和上述电机的转轴连接而实现电机带动上/下段切丝刀转动并切割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段夹料机构除了可以由上述的圆形转盘、从动轮及输送带三者相配合形成,还可以由四个转轮及两条输送带配合并排成两组,所述并排两组之间形成夹料间隙,其中上段夹料机构的其中两个并排的转轮与下段夹料机构的其中两个并排的转轮上下同轴设置而形成夹料转换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的切丝机,先利用下段切丝刀对夹持在上段夹料机构上的物料进行下部切丝,再利用上段切丝刀对夹持在下段夹料机构上的物料进行上部切丝,从而可保证物料的上下部均被均匀切丝,且切割方向始终为物料的垂直方向,故可将竹笋或其他带有纤维的物料令其纤维方向垂直的送入夹料机构中,保证切丝后的物料丝长度方向与纤维方向一致,有利于嚼食;又由于将圆形转盘共设有两个且两者水平设置并上下错位相交,其错位相交处的其中一侧为上、下段夹料机构的夹料转换位,从而实现从上段夹料机构处进料后,在中途能自动进行夹料位转换,并最终从下段夹料机构的出料口送出,其操作简单快捷;又由于上、下段切丝刀均对称设有两个,从而实现一次输送对物料的下部和上部均进行两次切丝,进一步保证物料被切丝得更均匀、更细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竹笋切丝机结构简单、巧妙设计,具有切割均匀、细小以及切割方向一致,使用安全、卫生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竹笋或者其他带有纤维的食品切丝加工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振坤,未经蔡振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8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