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信号镜像复用的故障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8962.0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涛;许蕴山;邓有为;夏海宝;吴军;王晟达;唐书娟;甘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号 镜像复用 故障 模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镜像复用的故障模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故障模拟主要是两类:
第一类为“硬件故障模拟”,例如通过设置电连接的短路和断路模拟故障:申请号为200610037653.2,名称为“电路故障模拟系统及方法”,用于令一电路系统中的线路可配合一故障模拟需求进行短路或断路的控制;该电路故障模拟系统至少包括与该电路系统的线路电性连接,并用以令该线路呈短路或断路状态的开关单元,以及与该开关单元电性连接,并用以依据该故障模拟需求作设定,使开关单元动作,令该线路呈短路或断路状态,以模拟该电路系统的故障状况的控制模块。
申请号为200620068901,名称为“计算机系统故障模拟装置”,用以模拟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所电性连接的各周边装置的故障情况,该装置至少包括:用以接置该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以与该主机板之间产生电性连接效果的组设件;以及与该组设件电性连接,并用以依据故障模拟需求且透过短路或断路信号控制与该组设件电性连接的主机板和各周边装置间的电性连接线路的故障模拟主机,以模拟该主机板所电性连接的各周边装置的故障情况。
第二类为“软件故障模拟”,通过故障模拟软件注入故障:
申请号为201010274736.X,名称为“基于多路数据总线的嵌入式实时仿真与故障模拟系统”,上位机仿真管理软件通过人机界面引导用户针对被测容错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配置与故障设置,生成多路冗余设备的故障仿真数据。嵌入式实时仿真与故障模拟器通过多路数据总线实时同步输出故障仿真数据,模拟多路冗余设备发生故障并输出故障数据流。上下位机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完成上位机配置信息、故障仿真数据、仿真控制指令的下载与下位机工作状态的上传。
申请号为200510072436.2,名称为“产品容错性测试方法及其故障插入装置”,通过产生故障模拟信号对产品进行容错性测试,所述方法在产品内部设置故障插入装置,由故障插入装置产生不同类型的故障模拟信号,通过产品内部的CPU控制接口选通故障插入装置的通信控制模块,对通信控制模块的控制寄存器进行内容控制,有选择性地将不同类型的故障模拟信号插入任意的芯片输入/输出管脚或直接插入芯片内部的功能模块,从而模拟产品内部单元部分失效或全部失效。
以上两类模拟方法是按设备故障模式进行故障模拟和注入,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信号镜像复用的故障模拟器。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信号镜像复用的故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接口电路、BIT信息产生器和BIT信息设置界面模块;BIT信息设置界面模块输出联接BIT信息产生器的输入,BIT信息产生器的输出通过接口经光纤以太网传给计算机,计算机中将处理后信息发送给显示器显示;所述BIT信息产生器中设有故障代码转换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信号镜像复用的故障模拟器,通过设置BIT的故障状态信息,进行故障模拟,而无需从底层故障模式模拟做起。因此可巧妙利用系统的网络结构和BIT体系,通过修改上报主任务计算机的BIT信息进行故障模拟和设置,该模拟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基于信号镜像复用的故障模拟器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目前大型复杂电子系统大多采用光纤以太网结构,系统与各分系统都有完善的自检信息(BIT信息),BIT信息定期发布到网上,系统的主任务计算机(主控制器)接收到BIT信息,把系统各设备的状态显示出来。
本实施例包括显示器、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接口电路、BIT信息产生器和BIT信息设置界面模块;BIT信息设置界面模块输出联接BIT信息产生器的输入,BIT信息产生器的输出通过接口经光纤以太网传给计算机,计算机中将处理后信息发送给显示器显示;所述BIT信息产生器中设有故障代码转换器。
所述故障代码转换器中的故障代码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8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载梯度随动被动加载舵机负载模拟器
- 下一篇:变压器线圈换位绝缘包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