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刚性元件的裙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9844.1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元少昀;冯清晓;段瑞;夏莉;贾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刚性元件的裙座,裙式支座支撑的立式设备。
背景技术
裙式支座支撑的立式设备,更具体地说是裙座的基础环板不是全平面、均匀地放置在基础或框架上的立式设备,其共同特点是设备及内部物料重量由裙座支撑、裙座基础环板底面被圆周上均布的几个柱子或其他类似的支撑件(以下统称支点)支撑,这些支点之间的裙座基础环板处于不受支撑的悬空状态,即裙座由若干支点局部支撑。料仓就是典型的这类的设备。例如,在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装置等)装置中,作为大型储存设备的料仓,为了计量储存的物料重量,常常需要将整台设备支撑在若干个(具体数量依设备直径及重量而定)称重传感器(支点)上。
当大型立式设备为若干支点局部支撑时(见图1和图2所示,图中为4个支点),为避免裙座出现大的变形,进而影响设备的安全和使用(如保证检测精度),现有技术通常在裙座(裙座结构见图4)和裙座支点中间设置一个刚性环梁,刚性环梁具有足够刚性,使刚性环梁由若干个支点支撑,其间采用螺栓连接并固定;裙座基础环板放置在刚性环梁的上表面上,两者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这样,该设备的裙座就和常规设计的裙座一样,达到了均匀、全平面支撑在基础上的效果,具体详见图3。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不便:需要为裙座专门设计、建造一个环形梁,由于裙座和环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增加了零件,也使装配关系更复杂,增加了制造、安装的工作量和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刚性元件的裙座,裙座可具有所需的刚性和强度,能起到刚性环梁的作用,从而可以取消现有技术所需的刚性环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刚性元件的裙座。
包括:裙座筒体1、盖板7、外加强筋8和基础环板6,所述基础环板6设置于裙座筒体1的下部,与裙座筒体1焊接连接;所述盖板7为环形板,平行于基础环板6设置于裙座筒体1的外壁,与裙座筒体1外壁焊接连接;所述外加强筋8为竖板,垂直设置于盖板7和基础环板6之间,外加强筋8与盖板7、基础环板6、裙座筒体1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裙座筒体1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加强圈2;所述内加强圈2为环形板,平行于基础环板6设置于裙座筒体1内壁,与裙座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裙座筒体1内壁设置有内加强筋3;所述内加强筋3为竖板,垂直设置于内加强圈2之间或内加强圈2和基础环板6之间,内加强筋3与内加强圈2、基础环板6、裙座筒体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裙座筒体1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加强圈9,
所述外加强圈9为环形板,平行于盖板7和基础环板6并处于两者之间,与裙座筒体1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加强筋8为竖板,垂直设置于盖板7和外加强圈9之间、外加强圈9和基础环板6之间、或外加强圈9之间,外加强筋8与盖板7、外加强圈9、基础环板6、裙座筒体1外壁之间固定连接;
可优选:所述内加强圈2和外加强圈9设置于裙座筒体1内外壁对称位置;
所述盖板7对应于裙座筒体1内壁的位置设置有内加强圈2;
所述内加强筋3、外加强筋8的数量可为多个;
以上所述的固定连接可优选焊接连接;
所述裙座的基础环板6下设置有支点,对应于每个支点位置处,裙座上的内加强圈2、外加强圈9、内加强筋3、外加强筋8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在两个支点之间,可根据需要分配加强圈和加强筋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在常规裙座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了多个纵、横布置的加强圈和加强筋等刚性元件,使裙座可具有所需的刚性和强度,能起到刚性环梁的作用,从而可以取消现有技术所需的刚性环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带刚性环梁的裙座支撑方案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裙座支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1为现有技术带刚性环梁的裙座支撑方案放大图
图3-2为图3-1的B向视图
图4-1为现有技术的裙座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的D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裙座支撑方案示意图
图6-1为本实用新型的裙座结构俯视图
图6-2为本实用新型的裙座结构主视图
图7-1为图6-2的局部放大图
图7-2为图7-1的E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9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油壶
- 下一篇:连接法兰可伸缩的软密封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