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伸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分离型引伸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188.7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庆人;霍春勇;赵文轸;孙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6 | 分类号: | G01N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试验 应力 应变 曲线 分离 型引伸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涉及一种拉伸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分离型引伸计。
背景技术
引伸计是一种测量构件及其他物体两点之间线变形的仪器。在材料拉伸试验中记录光滑棒状试样的伸长位移,进而绘制出拉伸曲线。一套完整的引伸计通常是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器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直接和被测构件接触,假设构件上被测的两点之间的距离[kg1][kg1]为标距,标距的变化为[kg2][kg2](伸长或缩短)为线变形。构件变形,传感器随着变形,并把这种变形转换为机械、光、电、声等信息,放大器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小信号放大。记录器(或读数器)将放大后的信号直接显示或自动记录下来。
目前,在材料强度领域广泛采用的五大性能指标中有四个(σs、σb、δ、φ)是通过光滑试样的拉伸试验来获得,其中屈服点σs除了用于设计计算外,对于理论研究也有很大用处。
材料屈服点的测定在室温下早已不成问题,但在低温下试验时,由于试样装在低温箱的低温介质中,室温下常用的引伸计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伸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低温分离型引伸计,利用机械传动机构把在低温箱内的试样标距内的绝对伸长ΔL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箱外,通过装有应变片的夹式引伸计,将信号送入X-Y记录仪,然后绘制出完整的拉伸实验曲线。本引伸计能够在低温下获得完整的拉伸试验曲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拉伸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分离型引伸计由上平刀口,夹式引伸计,下平刀口,棒状试样,外导轨,上夹块,下夹块,内导轨,V型刀口,紧固螺钉和低温箱构成;
外导轨为一中段开有长口的中空套管,套在棒状内导轨外,与内导轨低摩擦系数滑动配合,外导轨和内导轨位于低温箱内;上平刀口通过螺栓固定于外导轨上端,下平刀口通过螺栓固定于内导轨上端;万能电子试验机上的夹式引伸计的前端由上平刀口和下平刀口固定在导轨上;通过夹式引伸计后端的应变片与X-Y记录仪连接;上夹块和下夹块分别为V型刀口,由紧固螺钉固定在内导轨的下端;棒状内导轨的棒在接近下夹块处为球连接、锥形或锥台形连接;棒状试样由上夹块和下夹块固定在内导轨上。
实验时,将实验用棒状试样夹在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把引伸计伸入低温液体(或气体)中,使得上夹块、下夹块之间的位移(应变)在低温液体(或气体)中能够自由地改变。上夹块、下夹块之间的位移(应变)通过内导轨传递,使得上平刀口、下平刀口产生与试样相同的应变,进而传递给夹式引伸计,将信号送到X-Y记录仪。当拉伸实验中试样断裂瞬间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声响从而导致内导轨的棒在接近下夹块处的球形、锥形或锥台形连接产生断裂,使引伸计分离,避免失效或损毁,从而保证引伸计自始至终都能够测得试样的应力-应变,得到应力-应变的全尺寸曲线。
本实用新型用于进行低温箱内的拉伸试验,能够获得准确的拉伸曲线。在常温下,也能避免由于试样断裂对引伸计的影响,不必在拉伸过程中取下,因此可以获得拉伸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
附图说明
图1引伸计结构示意图,
图2引伸计俯视图,
图3内导轨球形连接或锥形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上平刀口,2夹式引伸计,3下平刀口,4棒状试样,5外导轨,6上夹块,7下夹块,8内导轨,9V型刀口,10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拉伸试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分离型引伸计由上平刀口1,夹式引伸计2,下平刀口3,棒状试样4,外导轨5,上夹块6,下夹块7,内导轨8,V型刀口9,紧固螺钉10和低温箱构成;
外导轨5为一中段开有长口的中空套管,套在棒状内导轨8外,与内导轨8低摩擦系数滑动配合,外导轨和内导轨位于低温箱内;上平刀口1通过螺栓固定于外导轨上端,下平刀口3通过螺栓固定于内导轨上端;万能电子试验机上的夹式引伸计2的前端由上平刀口1和下平刀口3固定在导轨上;通过夹式引伸计2后端的应变片与X-Y记录仪连接;上夹块6和下夹块7分别为V型刀口9,由紧固螺钉10固定在内导轨的下端;棒状内导轨的棒在接近下夹块7处为球连接、锥形或锥台形连接;棒状试样4由上夹块6和下夹块7固定在内导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