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喷嘴及煤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320.4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武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F23D14/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43041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喷嘴 煤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结构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喷嘴。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安装有上述燃烧喷嘴的煤气化炉。
背景技术
燃烧喷嘴为通用的燃烧部件,其广泛应用于各种燃烧设备中,如发动机、锅炉、煤气化炉等。
燃烧喷嘴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燃烧喷嘴具有大体为圆筒状的喷嘴壳体10,喷嘴壳体10内设置有燃料管道20和助燃气管道30,燃料管道20通入的燃料和助燃气管道30通入的助燃气在喷嘴端部混合,经点燃形成火焰。燃烧喷嘴按照助燃气气体成份的不同可分为空气助燃式、富氧助燃式和纯氧助燃式三类。富氧助燃式喷嘴中的助燃气中氧气含量达到20%以上,纯氧助燃式喷嘴则采用氧气含量99%以上的助燃气。
对于上述结构的燃烧喷嘴,当采用干煤粉作为燃料时,通常采用氮气作为承载气体,以高流速的承载气体携带干煤粉,从燃烧喷嘴前端喷射而出,以便于助燃气混合点燃。在干煤粉燃烧喷嘴中存在的缺陷是,高流速的干煤粉摩擦力很大,对燃烧喷嘴端部的磨损严重,影响了燃烧喷嘴的使用寿命。
为克服这一缺陷,现有技术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如申请号为200620045550.6号中国专利申请所示。在该技术方案中,流出燃料的中心管道略低于流出助燃气的环形管道。
然而,上述技术仍然存在如下缺陷:高速流出的助燃气会对喷出的干煤粉有卷吸作用,干煤粉对助燃气的流通管路端部产生严重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喷嘴及煤气化炉,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能够避免助燃气管道端部磨损,提高燃烧喷嘴和煤气化炉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喷嘴,包括喷嘴壳体,所述喷嘴壳体中设置有燃料管道和助燃气管道,所述助燃气管道环绕在所述燃料管道的外侧,所述助燃气管道的出口端部超出于所述燃料管道的出口端部,所述助燃气管道内具有隔离管,将所述助燃气管道隔设成第一助燃气管道和第二附面气管道,所述第一助燃气管道形成于所述副燃气管道的外侧,所述燃料管道的出口端部超出所述隔离管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助燃气管道的出口端部具有收口部;所述隔离管的端部超出于所述收口部的起始端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附面气管道出口处截面积小于第二附面气管道内部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隔离管的出口处设有挡流环,所述挡流环连接在隔离管的外壁上,且朝向所述第二附面气管道伸出。
优选地,所述燃料管道的外壁靠近出口端的位置具有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附面气管道与水蒸气管道连通,向第二附面气管道内通入水蒸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煤气化炉,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烧喷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喷嘴和煤气化炉,由于在助燃气管道内设置有隔离管,隔离管将助燃气管道隔设成第一助燃气管道和第二附面气管道,在应用过程中,燃料管道通入燃料,第一助燃气管道和第二附面气管道同时通入助燃气,第二附面气管道内的助燃气能够在第二附面气管道出口端部的内壁上形成附面膜,对出口端部形成附面膜保护,能够避免燃料管道喷射出的燃料对助燃气管道造成磨损,可以提高喷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典型燃烧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喷嘴壳体; 20-燃料管道; 21-凸起;
31-第一助燃气管道;32-第二附面气管道;33-收口部;
40-隔离管; 41-挡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燃烧喷嘴包括喷嘴壳体10,喷嘴壳体10中设置有燃料管道20和助燃气管道30,助燃气管道30环绕在燃料管道20的外侧,助燃气管道30的出口端部超出于燃料管道20的出口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器点火枪
- 下一篇:贯流余热蒸汽锅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