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标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766.7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8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邓泽宽;胡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迪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7/00 | 分类号: | G09F7/00;G09F7/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识装置,其具体是对某个部位进行指示说明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被制造加工出来后,总是要在产品上标明该产品的品牌、商标、图案、产品说明等标识,从而使得产品的来源易于辨识且看起来美观和大方;或者在特殊行业,而起到警示作用或安全标示的标识。
目前,厂商一般都是通过喷涂或者粘贴简易标签的方式来标识产品的品牌、商标、图案或者产品说明,虽然其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但是其却存在着容易磨花或者脱落的问题,甚至有些位置无法通过这些方法来做标示,由此有人开发出来了专门的标识牌,该标识牌一般是直接固定在产品上,其虽能使用较为长久的时间,但是当产品需要被操作或检修时,该标识牌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操作或者检修,十分不便;另外,当产品被检修后,该标识牌一般亦需要更换,其还具有更换不便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标识牌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产品进行标识时会影响到产品操作和检修,并具有更换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标识装置,其中,包括:
标示牌,具有用于供标识设置于其上的标示面和位于与标示面相对一面的安装面,该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一枢座;
连接件,一端形成有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枢座的第一枢杆;
锁紧带,与连接件相连并具有可固定在产品上的带体。
进一步,该连接件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枢座,该锁紧带则还具有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枢座的第二枢杆以及与第二枢杆相连的锁扣部,该带体连接在锁扣部上,该锁扣部具有弹性卡槽以及用于控制弹性卡槽开口大小的触控端,该带体上形成有多个呈直角梯形状而可与弹性卡槽单向卡配的卡块。
进一步,该连接件包括锁固相连的连接本体以及至少一根加长杆,该第一枢杆设置在接本体上,该第二枢座则设置在端部加长杆上。
进一步,该第一枢座具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该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均具有中心轴孔,并该第一凸耳的中心轴孔与第二凸耳的中心轴孔呈同轴设置,该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在相对的表面上都形成有呈间隔状的多个定位槽,该每一定位槽至中心轴孔的距离相等;该第一枢杆具有可转动配合于中心轴孔的轴杆以及分设于第一枢杆两侧并可与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定位槽卡配相连的定位块。
进一步,该多个定位槽中位于两个端部的定位槽与中心轴孔之间连线的夹角为180o。
进一步,该多个定位槽呈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该相邻定位槽与中心轴孔之间连线的夹角为30 o。
进一步,该安装面上还形成有可与第一枢杆转动配合并使第一枢杆转动方向与第一枢杆与第一枢座配合时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三枢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标识装置,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该标示面可以供商标、图案或者产品说明等设置于其上,从而能起到较佳的标示作用;
二、由于该第一枢杆和第一枢座之间呈现的为可转动相连,故当产品在需要被操作或者检修的过程中,其可以调整该标示牌的位置,从而让操作或检修能顺利进行;同时亦可以根据需要而停留在不同的位置,从而便于人们看清标示的内容;
三、由于锁紧带与产品之间连接的可拆性较好,故当需要更换整个标识装置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功效;同时由于锁紧带,故其不限于固定基体形状,并可以随意组合成所需要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识装置较佳实施例(将第一枢座和第三枢座都组接上连接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仅示出一组连接件及锁紧带);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标示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连接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5的侧视图;
图5B为图5A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加长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6的侧视图;
图6B为图6A中B-B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锁紧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7的剖视图;
图7B为图7A中S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迪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贝迪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软电缆
- 下一篇:立体磁感线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