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车轮铸造水雾冷却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921.5 | 申请日: | 201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徐世文;李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05B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铸造 水雾 冷却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水雾化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铝车轮铸造冷却用的水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铝液的冷却速度对铸造铝车轮的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铝车轮铸造冷却主要采用压缩空气冷却,压缩空气散热效率低,造成车轮模具散热慢、铝液凝固慢、铸造周期长,而采用水雾作为冷却介质,由于水雾的散热方式为沸腾传热,散热效率高,能够提高铝液凝固速度,增强车轮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铝车轮铸造提供一种稳定的水雾冷却介质,以提高铝车轮铸造时的冷却强度,进一步提高铝车轮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混合管、锁紧螺母 、水管、缩颈管、连接座、管路、水位传感器、水箱,过滤器;电磁阀、手动流量阀组成,锁紧螺母紧固混合管与水管,缩颈管与混合管配合,连接座连接管路和水管。管路传递压缩空气,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过滤器与水管相连,电磁阀设置在水管上,手动流量阀设置在水管上。
利用压缩空气流过变直径管路时形成一定负压的原理,通过压缩空气流动形成的负压,对水箱中的水产生作用力,将一定量的水吸入到高速流动的压缩空气管路中,形成水雾,水雾再分配给轮毂冷却管路中,同时将压缩空气通入密闭水箱中,平衡由于压缩空气供给系统波动造成的水、空气比例不稳定,并通过手动流量阀控制水的流量,通过连接压铸冷却控制系统的电磁阀,控制水的供给,实现满足铝轮毂铸造冷却用的水雾发生系统。
压缩空气经管路入口流入,管路接入连接座,压缩空气流入连接座,经过缩颈管,在混合管内形成负压,负压通过水管对水箱中的水形成一定的吸力,使水箱中的水经过过滤器、电磁阀、手动流量阀流入水管中,经由混合管与缩颈管的间隙,在间隙处形成水雾,水雾在混合管出口处直接接入铝车轮模具冷却管内,冷却模具,其中管路接入水箱起到稳压作用,减小压缩空气压力变化带来水量的大波动,手动流量阀用于调整水流量大小,过滤器用于滤除水中杂质,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控水位,电磁阀用于控制水箱进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铝轮毂铸造过程中压缩空气冷却铝液冷却速度慢、车轮性能低、铸造周期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混合管;2-锁紧螺母 ;3-水管;4-缩颈管;5-连接座;6-管路;7-水位传感器;8-水箱,9-过滤器;10-电磁阀;11-手动流量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混合管1、锁紧螺母2 、水管3、缩颈管4、连接座5、管路6、水位传感器7、水箱8,过滤器9;电磁阀10;手动流量阀11组成,锁紧螺母2紧固混合管1与水管3,缩颈管4与混合管1配合,连接座5连接管路6和水管3。管路6传递压缩空气,水位传感器7设置在水箱8内,过滤器与水管3相连,电磁阀10设置在水管3上,手动流量阀11设置在水管3上。
利用压缩空气流过变直径管路时形成一定负压的原理,通过压缩空气流动形成的负压,对水箱中的水产生作用力,将一定量的水吸入到高速流动的压缩空气管路中,形成水雾,水雾再分配给轮毂冷却管路中,同时将压缩空气通入密闭水箱中,平衡由于压缩空气供给系统波动造成的水、空气比例不稳定,并通过手动流量阀控制水的流量,通过连接压铸冷却控制系统的电磁阀,控制水的供给,实现满足铝轮毂铸造冷却用的水雾发生系统。
压缩空气经管路6入口流入,管路6接入连接座5,压缩空气流入连接座5,经过缩颈管4,在混合管1内形成负压,负压通过水管3对水箱8中的水形成一定的吸力,使水箱8中的水经过过滤器9、电磁阀10、手动流量阀11流入水管3中,经由混合管1与缩颈管4的间隙,在间隙处形成水雾,水雾在混合管1出口处直接接入铝车轮模具冷却管内,冷却模具,其中管路6接入水箱起到稳压作用,减小压缩空气压力变化带来水量的大波动,手动流量阀11用于调整水流量大小,过滤器9用于滤除水中杂质,水位传感器7用于监控水位,电磁阀8用于控制水箱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刀机构与升降气缸组合结构
- 下一篇:硅棒自定心同步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