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1008.7 | 申请日: | 201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银;何云良;陈振新;沈跃华;孔晓峰;倪红华;叶树新;李晓东;冯祥;夏爽;朱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电力开关有限公司;金华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1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充电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辅助充电组件,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组件的充电电路接口及锁定装置方式较多,有的采用手动连接充电电路接口和手动锁定电池组件的方式,有的充电电路接口能自动连接和锁定,但由于使用圆柱式的接插件,其定位和接触的要求相当高,很容易损坏,操作和维护也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与充电架充电接口自动连接及锁定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组件,它包括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电池箱骨架、装设位于电池箱骨架两侧的若干组滚轮、分别位于电池箱骨架后端两侧的充电电路正极接口和充电电路负极接口,所述电池箱骨架的前端设有指压式联锁装置。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指压式联锁装置包括中间杆、两个设有三个铰链孔的三角块、两根拉伸杆、导向螺栓、复位弹簧、固定螺栓,所述两个三角块分别位于中间杆两端,且三角块中间的铰链孔I与电池箱骨架的底板铰接,两个三角块靠近中间杆一侧的铰链孔II分别与中间杆两端铰接,两个三角块另一侧的铰链孔III分别与拉伸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拉伸杆上分别设有两个导向槽,靠近三角块一侧的导向槽I内设有固定螺栓,且该固定螺栓下端与电池箱骨架的底板定位连接,固定螺栓和三角块与拉伸杆铰接处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拉伸杆上导向槽II与固定在电池箱骨架的底板上的导向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只需将电池箱骨架推入充电架即可完成于电池箱骨架与充电架锁定,且充电架上充电电路正负接口与电池箱骨架也随即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指压式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和2。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动力电池2的电池箱骨架3、装设位于电池箱骨架3两侧的若干组滚轮1、分别位于电池箱骨架3后端两侧的充电电路正极接口4和充电电路负极接口6,所述电池箱骨架3的前端设有指压式联锁装置5。所述指压式联锁装置5包括中间杆5a、两个设有三个铰链孔的三角块5b、两根拉伸杆5f、导向螺栓5e、复位弹簧5c、固定螺栓5d,所述两个三角块5b分别位于中间杆5a两端,且三角块5b中间的铰链孔I 5b2与电池箱骨架3的底板铰接,两个三角块5b靠近中间杆5a一侧的铰链孔II 5b3分别与中间杆5a两端铰接,两个三角块5b另一侧的铰链孔III 5b1分别与拉伸杆5f的一端铰接,所述拉伸杆5f上分别设有两个导向槽,靠近三角块5b一侧的导向槽I 5f1内设有固定螺栓5d,且该固定螺栓5d下端与电池箱骨架的底板定位连接,固定螺栓5d至三角块5b与拉伸杆5f铰接处之间通过复位弹簧5c连接,拉伸杆5f上导向槽II 5f2与固定在电池箱骨架3的底板上的导向螺栓5e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电力开关有限公司;金华电业局,未经金华电力开关有限公司;金华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1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电能质量分析仪
- 下一篇:具有自动电压调节功能的有源滤波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