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速冲击电钻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1323.X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姜卫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B23B45/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电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一种可以根据不同工作材质调整电钻转速的双速冲击电钻。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双速冲击电钻的技术日趋成熟,现有双速冲击电钻的结构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头壳、冲击拨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离合器、第四齿轮、静冲击齿轮、动冲击齿轮、输出轴、中间座、拨叉销、档位旋钮、拨叉、齿轮轴,拨叉销固定在中间座与头壳之间,拨叉活动套设在拨叉销上,离合器通过花键连接在输出轴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套设在离合器两侧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和齿轮轴连为一体并固定在第一齿轮上,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齿轮轴的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离合器的两侧对应设有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配合的离合销,离合器的外圆上设有环形拨槽,拨叉的拨叉头径向插在离合器的环形拨槽内,其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拨叉与离合器径向单边接触,在切换过程中,离合器单边受力后产生偏向,滑动磨擦力增大,会导致离合器滑动不灵活,切换不方便,停机时难以实现档位切换;二是由于离合器滑动不灵活,在切换过程中,要用力旋转档位旋钮,导致拨叉扭曲变形而不能使用。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专门进行开发和研制,但目前市场上至今尚未有理想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双速冲击电钻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切换受力平衡、操作灵活轻便的双速冲击电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转子、冲击拨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离合器、第四齿轮、静冲击齿轮、动冲击齿轮、输出轴、中间座、拨叉销、档位旋钮、拨叉、齿轮轴,拨叉销固定在中间座与头壳之间,拨叉活动套设在拨叉销上,离合器通过花键连接在输出轴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套设在离合器两侧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和齿轮轴连为一体并固定在第一齿轮上,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齿轮轴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离合器的两侧对应设有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配合的离合销,离合器的外圆上设有环形拨槽,拨叉上设有上下对称的拨叉头,上下对称的拨叉头对应设置在离合器中心轴线的环形拨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一是由于拨叉上设有上下对称的拨叉头并设置在离合器中心轴线的环形拨槽内,拨叉与离合器由一个受力点改为两个受力点,使离合器在调速过程中受力平衡,滑动灵活轻便,停机时也可以切换档位。
二是由于离合器受力平衡,不会产生偏向,磨擦力小,操作方便,拨叉不会扭曲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子,2冲击拨钮,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离合器,7第四齿轮,8静冲击齿轮,9动冲击齿轮,10输出轴,11中间座,12拨叉销,13档位旋钮,14拨叉,15齿轮轴,16环形拨槽,17离合销,8拨叉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速冲击电钻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壳体、头壳、钻夹头、定子、转子1、冲击拨钮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三齿轮5、离合器6、第四齿轮7、静冲击齿轮8、动冲击齿轮9、输出轴10、中间座11、拨叉销12、档位旋钮13、拨叉14、齿轮轴15,拨叉销12固定在中间座11与头壳之间,拨叉14活动套设在拨叉销12上,离合器6通过花键连接在输出轴10上,第三齿轮5和第四齿轮7套设在离合器6两侧的输出轴10上,第二齿轮4和齿轮轴15连为一体并固定在第一齿轮3上,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5啮合,齿轮轴15的与第四齿轮7啮合,所述离合器6的两侧对应设有与第三齿轮5和第四齿轮7配合的离合销17,离合器6的外圆上设有环形拨槽16,拨叉14上设有上下对称的拨叉头18,上下对称的拨叉头18对应设置在离合器6中心轴线的环形拨槽16内。
本实用新型的双速冲击钻通过冲击拨钮2实现冲击与不冲击功能切换:冲击拨钮2推到不冲击档即钻档时,冲击拨钮2通过钢球推开输出轴10及动冲击齿轮9实现只转功能。反之,冲击拨钮2推到冲击档时,钢球不起作用,动冲击齿轮9与静冲击齿轮8啮合,从而实现冲击旋转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嘉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1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椎保健贴
- 下一篇: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