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耐磨旋风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2982.5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4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03 | 分类号: | B04C5/103;B04C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耐磨 旋风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耐磨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除尘处理系统中,常采用旋风除尘器做为大颗粒物的去除,但在处理过程中部分粉尘容易受到旋流的作用,返回到流场中,从而影响粉尘的分离效率。而且在处理一些磨蚀性比较大的粉尘(如金属粉尘,金刚石粉尘等)时,由于高速含尘气体对旋风除尘器内壁的冲刷,除尘器的筒体和锥体部分极易磨损,甚至磨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高效耐磨旋风除尘器。
一种高效耐磨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和与所述筒体密闭连接的锥体,所述筒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气管,所述锥体的末端设有排灰管,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锥体包括外锥体和内锥体,所述进风口直接与所述内筒体连通,所述内筒体和内锥体通过多个设置在内筒体和内锥体上的通风孔与所述外筒体和外锥体连通,所述外筒体和外锥体为密闭的壳体,所述排灰管与所述外锥体和内锥体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风孔为细长型的狭缝,所述通风孔在所述内筒体和内锥体上呈辐射状排布
采用上述方案,将旋风除尘器筒体及锥体做成两层,在内层筒体及锥体上 纵向布置若干个狭缝,当含尘气体进入到旋风除尘器中时,在外旋力的作用下沿内层旋转运动,粉尘在受到外旋力的作用遇到狭缝时,由狭缝进入到内外层的空间内,受到重力作用落入到灰桶中从而被收集。而且旋流不再直接与旋风除尘器的外层接触,只对旋风除尘器内层造成磨损,更换内层就可以提高了旋风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A-A剖面图。
附图1、2中,1.出气管,2.进风口,3.外筒体,4.外锥体,5.排灰管,6.内筒体,7.通风孔,8.内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高效耐磨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和与所述筒体密闭连接的锥体,所述筒体上设有进风口2和出气管1,所述锥体的末端设有排灰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3和内筒体6,所述锥体包括外锥体4和内锥体8,所述进风口2直接与所述内筒体6连通,所述内筒体6和内锥体8通过多个设置在内筒体6和内锥体8上的通风孔7与所述外筒体3和外锥体4连通,所述外筒体3和外锥体4为密闭的壳体,所述排灰管5与所述外锥体4和内锥体8的底端连接。所述通风孔7为细长型的狭缝,所述通风孔7在所述内筒体6和内锥体8上呈辐射状排布。所述外筒体3和内筒体6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所述外锥体4和内锥体8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含尘气体在风机压力的作用下由进风口2切向进入到内筒体6中,在内筒 体6和内锥体8的作用下形成外旋流和内旋流,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到内筒体6和内锥体8的内壁,较大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入到排灰管5中并最终被收集,而较小的粉尘在内筒体6和内锥体8的内壁运动中碰到通风孔7,会由通风孔7进入到内外筒体3及外锥体4之间的空间内,并最终沿壁落入到排灰管5中被收集。
在整个过程中,较大颗粒很难被再次旋入到流场中,而由通风孔7被分离的较小颗粒由于受到内外压差的作用基本不会再次由通风孔7返回到流场中,所以大大提高了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流场主要是对内筒体6和内锥体8有冲刷作用,一旦内层被磨损掉,只需要更换内层就可以再次使用,并且,内外层直接采用法兰连接,更换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2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针可快速拆洗的电喷枪
- 下一篇:制粒机用切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