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时定位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3669.3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冬;陆健东;蔡勇;徐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格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02 | 分类号: | G01S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定位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实时的高精定位、准确计算目标位置的定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复杂的室内环境,常常需要确定人员或物品的准确位置信息。许多室内定位技术,如A-GPS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蓝牙技术、红外线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超宽带技术、无线局域网络、光跟踪定位技术,以及图像分析、信标定位、计算机视觉定位技术等等技术应运而生。室内定位技术从总体上可归纳为几类,GNSS技术(如伪卫星等),无线定位技术(无线通信信号、射频无线标签、超声波、光跟踪、无线传感器定位技术等),其它定位技术(计算机视觉、航位推算等),以及 GNSS和无线定位组合的定位技术(A-GPS或A-GNSS)。目前市场上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超声波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整体定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但超声波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同时需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本太高;2、蓝牙技术,其不足在于蓝牙器件和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对于复杂的空间环境,蓝牙系统的稳定性稍差,受噪声信号干扰大;3、RFID射频识别技术,他的缺点在于:作用距离近,不具有通信能力;4、ZigBee技术,它的缺点是专网专用,部署成本高;5、无线局域网实时定位系统,它的缺点是定位卡成本高于传统RFID定位卡、定位精度只有几米。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676746A,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将至少一组红外线单元设置于一载体,该红外线单元包括至少二红外线发射器,该至少二红外线发射器分别发射具有不同识别码的红外线信号,该红外线单元包含至少一第一处理器,该第一处理器与该红外线发射器电性连接;通过一接收单元接收该红外线信号,该接收单元设有至少二红外线接收器以及一第二处理器,由该至少二红外线接收器个别接收该红外线单元所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再由该第二处理器根据所接收的红外线信号判定该载体位置及该载体朝向。此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定位技术,但是它存在有直线视距和传输距离较短这两大主要缺点使其定位的效果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传输距离较短、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提供一种实时的高精定位、准确计算目标位置的定位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时定位管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电脑,所述的实时定位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定位标签,所述的控制中心电脑电连接有定位数据处理器,定位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有若干个定位传感器,所述的定位标签通过电信号与定位传感器连接。这样设置,通过多个定位传感器对定位标签的定位计算得出定位标签的实时位置,然后由定位数据处理器将实时位置进行数据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电脑,控制中心电脑根据数字信号在显示器上进行位置的显示,提供位置监控,控制中心电脑还可以通过定位平台软件分析,将定位目标真实地以虚拟动态三维效果显示出来。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标签包括信号产生单元和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的信号产生单元为UWB 超宽带脉冲信号单元,所述UWB 超宽带脉冲信号单元与信号发射单元电连接。信号产生单元为UWB 超宽带脉冲信号单元,是因为超宽带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与传统通信技术有极大差异的通信新技术。它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GHz量级的带宽。超宽带可用于室内精确定位。超宽带系统与传统的窄带系统相比,具有穿透力强、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精确定位精度等优点。因此,超宽带技术可以应用于室内静止或者移动物体以及人的定位跟踪与导航,且能提供十分精确的定位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标签由纽扣电池供电。这样设置是因为纽扣电池治疗较轻,且用电时间长久,能较长时间提供能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标签上设置有电池电量监测单元,所述的电池电量监测单元与所述的信号发射单元电连接。自动化的电池状态报告使得维护更为方便,当电池用完时,电池也比较容易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格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格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3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112测量台的双面光纤总配线架
- 下一篇:多功能电缆故障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