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477.4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环同创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污水池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户外无固定地点生产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境保护领域,野外工作队伍产生的污水无法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野外工作队往往在产生污水后未经处理便任其排放,脆弱的生态平衡往往连微妙的环境变化都无法承受,这种人为因素产生的破坏绝非环境可承受之重。
多年来,为了能够处理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研究开发了大量的水处理工艺方法,其中主要通过建设污水处理站的方式,实现实现污染污的去除活浓度降低。但由于污水处理站建设需要一定周期,即便建设好以后仍需菌群培养等繁琐的启动过程,污水处理站很难移动。现有技术无法使野外工作队伍产生的污水实现高效稳定的处理。
如何开发一种运行高效稳定,移动方便的处理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收集处理在野外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的便携式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污水处理站整体移至能够拖动其移动的底板上,底板前段设连接结构,方便连接牵引装置,底板下部两根轮轴连接轮胎与底板,支撑底板与污水处理站主体,轮轴选用小间距,前后轮胎间距减小一定程度上减小装置卡在鼓包上的可能,底板材料选用高密度钢材,而污水处理结构又选用轻质结构材料,将装置整体重心降低,避免装置行驶过程中发生颠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底座、机泵房、处理结构池、牵引连接装置、前轮、后轮、平衡支撑架、检测口和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污水在收集后通过便携式污水处理装置前端部分机泵房的提升设备,将污水提升至长方体处理结构池,处理结构池连接于机泵房后,处理结构池被分隔成两部分,牵引连接装置通过抗拉钩连接牵引设备,牵引底座,处理结构池安装于底座正上方,前轮、后轮通过其轮轴支撑底座,在牵引设备牵引下实 现移动。平衡支撑架安装在底座前后两端,检查口位于处理结构池上方,保温层包裹于处理结构池外。
所述的底座,材料选用高密度钢材。
所述的机泵房,设备摆放紧密,可分层摆放。
所述的牵引连接装置设连接用抗拉钩,需要移动时与牵引设备连接。
所述的平衡支撑架,安装在便携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前后两端,保持便携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平衡,为方便移动,平衡支撑架与底座连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可在随牵引设备移动时灵活的收起。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达到处理污水目的同时,实现污水处理装置的灵活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顶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池顶部视图
图中1.底座,2.机泵房3.处理结构池,4.牵引连接装置,5.前轮,6.后轮,7.平衡支撑架,8.检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前轮5、后轮6支撑底座1,底座1安放机泵房2和处理结构池3,平衡支撑架7在底座下部的前后两端,检查在处理结构池之上。前轮5与后轮6的间距小,以保证翻越土包时不被卡住,平衡支撑架7可以伸缩,保持装置的平衡,检查口在处理结构池上用于结构池3检修、监测。
在图2所示,前轮5、后轮6安装于底座1的中间位置,最大程度的保持平衡。
在图3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结构池1被分隔成两部分,以满足工艺要求,检查口8安装在离设备位置近的位置,处理结构池装上了保温层9,满足寒冷地区运行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环同创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环同创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压计
- 下一篇:卡扣固定的手机支架式防盗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