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微线绕制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672.7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斌;胡伍妹;莫本尧;邓继雄;王利萍;蒋飞;郑忠源;张惠霞;董再勇;黎志彬;梁东爔;邱灵林;李有敏;覃广荣;靳建东;黄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刘菁菁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微线绕制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式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挨一圈地绕在磁芯上绕制而成,导线之间彼此互相绝缘,简称电感。电感线圈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有铜线、磁芯、引脚、UL套管,等。
如图1、图2所示,传统的电感工艺对绕线后的起收线没作任何保护处理。超微漆包线经浸锡后因失去绝缘漆保护,柔韧性大为减弱,在后序加工过程中受力易形成间隙性开路,给产品质量造成极大的质量隐患。
公开号为CN2938341Y,公开日为2007年8月22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防止引脚松动的电感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感器结构,包括底座、骨架和线圈,电感器上设置有专用于支撑的引脚。支撑引脚起抗震动稳固本身的作用,保护连线用引脚免受震动而松脱。
公开号为CN201845638U,公开日为2011年5月2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宽带电感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宽带电感器结构,它包括磁体,在两体之间有锥形磁芯,锥形磁芯上绕制有漆包线,漆包线的两引出线连接在磁体的两端面上。在漆包线外有塑封层,塑封层采用UV固化或热固化树脂对漆包线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对起收线进行保护而提高电感质量、减少不良产品发生率、降低成本的方法及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微线绕制电感,包括磁芯、导线及引脚,引脚固定于磁芯的其中一端面,导线卷绕于磁芯本体,导线的引出线卷绕于引脚上,所述固定有引脚的磁芯端面的表面覆盖有由粘性材料粘结固化形成的包覆体,所述包覆体覆盖着所述引出线及引脚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绕设有导线的磁芯外表面套设有一胶质套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合适的胶水,使胶水在磁芯端面上自然流动直至完全覆盖住起、收引出线与引脚的末端,对起收线起到很好的保护。经对起收线点胶保护后,线圈不存在开路现象,从而大大减少了产品的不良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立式电感部分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立式电感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电感部分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立式电感的仰视图。
其中,1磁芯;2.导线;3磁芯;4.引脚;5.套管;6.包覆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未进行点胶处理的超微线绕制电感,包括磁芯1、导线2及引脚4。引脚4固定于磁芯1的其中一端面,导线2卷绕于磁芯1本体,导线2的引出线卷绕于引脚4上。如图3、4所示,在固定有引脚的磁芯端面的表面覆盖胶水,使胶水在磁芯端面自然流动直至完全覆盖住引出线及引脚4的末端。胶水经120℃高温烘烤粘结固化后形成一包覆体6。最后在磁芯外表面套设胶质套管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胶水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如xx品牌的H907或FK661-1-63胶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