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711.3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彪;肖调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27/02;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包装 电池 绝缘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绝缘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聚合物软包装电池包括正负电极片、置于正负电极片之间的隔膜、焊接于正负极片上的集流体(简称极耳)以及粘贴于正负极片于极耳之间的铝塑膜。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所用的包装材料是铝塑复合材料,铝塑复合材料由于中间含有铝层,所以铝塑复合材料的边缘是导电的。在制造聚合物电池的过程中,电芯的两个电极片就有可能发生弯曲或由于封装工艺的不成熟,而与包装材料的边缘接触,这样,两个电极片就可能因包装材料的边缘的导电而发生强短路或微短路。这不仅伤害电池,而且导致安全隐患。
一般情况下,软包装电池出厂之前都会对其绝缘能力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装置是利用电阻检测仪和自身引出的两根导线,导线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探针,一根探针接触软包装电池的极耳,另外一根探针接触铝塑膜边缘或者用针形探针刺入软包电芯封边的边缘。这种检测装置的缺点是:不能判定探针与铝塑膜是否充分接触;而且探针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探针对铝塑膜的压力大小也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该检测装置获得的结果并不可靠,而且针刺式的检测方法会对被检测电芯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绝缘盒、电阻测量仪、金属接触条和导线,并且在电阻测量仪上设置两根导线,一根导线与金属接触条连接,另一根导线与被测量电池的极耳连接,金属接触条与软包装电池左侧或右侧的铝塑膜接触。
在检测软包装电池绝缘性时,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装置中的电阻测量仪测量的是极耳与铝塑膜边缘的电阻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绝缘盒,绝缘盒的宽度略大于软包装电池的宽度,绝缘盒的高度略大于软包装电池的高度。金属接触条固定在绝缘盒内的左侧或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金属接触条上安装有至少两片不平行于金属接触条的金属弹片。作为优选,金属弹片的材料为弹性和导电性较好的材料,如镍片。镍片的弹性能够与软包装电池两端的铝塑膜充分接触。
作为优选,金属接触条为两根,两根金属接触条均安装在软包装电池的同侧,金属接触条与同侧边缘的铝塑膜接触,或者两根金属接触条分别安装在软包装电池的两侧,金属接触条分别与一侧边缘的铝塑膜接触。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选金属接触条的数量为两根,分别固定在绝缘盒内的左侧和右侧。检测时将软包装电池塞入绝缘盒内,金属接触条上的金属弹片与软包装电池两侧的铝塑膜充分接触。两根金属接触条分别安装在软包装电池的两侧或者一根与软包装电池左边边缘的铝塑膜接触,另一根与软包装电池右边边缘的铝塑膜接触。要保证金属弹片能够充分与铝塑膜接触,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
作为优选,还进一步包括一个判断电路,可以判断金属接触条与软包装电池侧面的铝塑膜是否很好地接触。该判断电路包括电源和判断装置,由导线将电源与判断装置串联,然后两端分别与两根金属接触条相连接。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装置在闲置时,判断电路并不接通;将软包装电池放入绝缘盒内,两根金属接触条接触到软包装电池的左右两侧,此时判断电路形成一条通路,判断装置发生反应,表示金属接触条已经与软包装电池的铝塑膜充分接触。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左侧(或右侧)的金属接触条通过导线直接与电阻测量仪连接,右侧(或左侧)的金属接触条和被测量电池的极耳通过一个选择开关与电阻测量仪连接,选择开关可以选择电阻测量仪与右侧(或左侧)的金属接触条相连接或是与被测量电池的极耳相连接。当充当判断电路时,通过选择开关调节电阻测量仪与右侧(或左侧)的金属接触条相连接。确定金属接触条与铝塑膜连接良好后,调节选择开关使电阻测量仪与被测量电池的极耳相连接,进行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判断装置为接通电流后给出声光反应的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判断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或发声器。
作为优选,绝缘盒两侧各设置两个导线孔,从金属接触条上引出的连接电阻测量仪和连接判断电路的导线能够通过绝缘盒侧面的小孔穿出防止导线受绝缘 盒与金属接触条挤压而影响检测结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软包装电池绝缘检测装置之后,在测量软包装电池的绝缘值时能够排除一些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人为操作(如电阻测量仪引出的导线与软包装电池铝塑膜接触不良);而且能够测量软包装电池极耳与软包装电池两端的铝塑膜之间的绝缘值;接触条两端设置的判断电路能够很明显地显示出接触条与软包装电池两侧的铝塑膜是否良好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