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下置换送风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255116.1 申请日: 2011-07-19
公开(公告)号: CN202126044U 公开(公告)日: 2012-01-25
发明(设计)人: 刘明谦;苏丹;张辉;李欣;李观钦;林永佳;陈子鑫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4F7/00 分类号: F24F7/00;F24F13/06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禹小明
地址: 518031 广东省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座椅 置换 送风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下置换送风装置,特别适用于固定座椅的房间送风,例如音乐厅、会议室、电影院、体育馆等场所。

背景技术

置换通风是借助空气浮力作用的机械通风方式,空气以低流速(0.2m/s左右)、高送风温度(≥18℃)的状态,送入活动区下部,遇到室内热源形成的向上的对流气流,使室内产生垂直的温度梯度,向上的气流将污染物和大部分照明及维护结构的冷负荷提升至顶部排出,置换通风既可保证工作区的空气品质,又可有效利用空间上下温度分层的特点已达到节能的目的。

置换通风起源于北欧,1978年德国柏林的一家铸造车间首先使用了置换通风装置。现在置换通风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北欧的一些国家50%的工业通风系统、25%的办公通风系统采用了置换通风系统。我国的一些工程开始采用了置换通风系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最初的置换通风末端装置仅考虑让新鲜空气平稳、均匀的送入室内,送风速度低、温差小,故送风末端体积较大,相应的末端装置有圆柱型、半圆柱型、1/4圆柱型、扁平型及平壁型等几种。末端装置一般落地安装。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根据新的建筑特点和功能开发了地板送风、座椅下送风的末端装置,其后开发了结合置换通风和冷却吊顶的末端送风装置,并得到应用。

置换通风的应用与发展是与置换通风末端装置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置换通风目前在我国运用还不十分广泛,国内生产置换通风末端的厂家少,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强,设计置换通风的工程可选择的设备少等原因妨碍了置换通风的广泛使用。

对大空间建筑如影剧院、体育场馆,我国在送风方式的探索中不断有所实践,如1980年在我国西南地区曾采用过与座椅结合的诱导型送风口,为亚运会而建的北京地坛体育馆,台北市的音乐厅和大剧院,1998年建成的上海大剧院则采用了单柱多孔座椅通风方式。为对该系统可行性进行论证,曾经同济大学气流显示实验室内建立了该系统1:1单座椅下送风系统实型模型,并进行了系列试验,实际投入使用后情况也是令人满意。同济大学大礼堂改造工程中采用“地源新风”座椅柱脚送风方式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以及其他与建筑相关的疾病引发了人们对节能、舒适、空气品质的重视。近年来,在剧院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座椅送风空调系统的方案越来越多。结合我国的能源状况,促进置换通风的应用发展,研究经济实用的座椅下置换送风装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工程中应用较多地座椅送风装置利用送风柱作为座椅地支撑,座椅可直接安装在送风柱的上方,特点是安装位置隐蔽,送风效果好。非承重型座椅送风柱,以妥思TCD-F型座椅置换送风柱为例,座椅置换送风柱的置换通风筒是用1.2mm 厚镀锌钢板围成筒状制成,内部贴附有一层均流阻尼膜。底部有调节阀,起着增加阻力,稳定气流流场和各风口风量分配的作用,并可通过法兰和地面连接。

不足之处包括:1)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阻尼膜表面会有灰尘、杂质的堆积,阻尼层在置换送风筒内,不易取出清洗,无法长时间保证良好的通风品质,达不到预期设计的目的;2)底部需用法兰圈固定,检修困难,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的座椅下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专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座椅下置换送风装置,套接在与送风系统连通且安装在地面上的预留钢管上,其改良之处在于所述置换送风装置包括一个置换送风筒和套在置换送风筒外侧的均流阻尼膜,所述置换送风筒上开设有若干送风口,均流阻尼膜至少覆盖所述送风口。

其中置换送风筒采用多孔镀锌钢板制作,均流阻尼膜采用无纺布。与一般的座椅下送风装置相比较,多孔镀锌钢板和无纺布都起到阻尼的作用,使气流处于低紊流状态能均匀地向四周扩散,在这种低风速状态下,送风气流贴附在地板上很薄的一层,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到人员活动区。

外罩的无纺布作为阻尼层置于外部,方便定期拆卸清洗,维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保证良好的通风品质,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可根据使用场合设计需要等选择不同颜色的无纺布搭配,美观大方,绿色环保,视觉享受也能营造良好放松的环境,符合人性化需求。

置换送风筒采用现有产品和材料进行焊接组装,不需要开模具和铸造,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送风筒直接套在预留钢管上,更便于设备检修,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整个装置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可广泛推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