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孔插头整合电源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5446.0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武丙钧;王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02;H01R31/0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孔 插头 整合 电源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孔插头整合电源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电器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每个家庭所需使用的插排至少为两个以上,办公及企事业单位则更多,如果算上固定与墙壁及拓展插孔插槽等则更是多得难以统计。不过,插排个数的增加难以充分满足用电器增加的需要。在使用传统插排时存在几个问题:经常会遇到因不同用电器插头形状样式不同导致有的插孔闲置,但却未能给其他需要供电的插头供电,导致插排利用率很低;当插排中有限的插孔全部插满的时候,如果仍然有用电器需要供电,那么仍需要另外的插排或是拔掉之前插上的插头,导致各个需要同时工作的用电器不能同时工作;当同时有几个同一型号的插头的用电器需要供电时,此插排中此类型的插孔并不够用,但其他类型的插孔则被闲置了,造成了利用率极低;另外,刚好多加一个用电器时,不得不使用另外的插排;插排的互相连接并不可靠,只是通过插孔内的金属弹性片夹住插头的金属片实现的连接,一旦拉动则很容易断开;当有儿童或是不经意的将手指或导体插入插孔,很容易引起触电事故;一个插排上各种型号的插头以及多个插排互相连接,使得整体看上去并不美观。针对以上各问题,设计出一种能实现不限个数连接,能保证一定安全并不需要插排的一种插孔与插头整合在同一个器件上的新型电源接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插孔插头整合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插孔插头整合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中间连接件和后盖;所述中间连接件用于固定前盖和后盖;所述中间连接件设有导线出孔;所述前盖上设有L形插孔,所述前盖的内侧,插孔的下部设有前盖金属触点;所述后盖上设有位置同前盖上的插孔相对应的L形插头,所述插头上设有同插孔侧壁相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槽内侧设有插头触点,所述插头触点能在插头卡接在卡槽上时同前盖金属触点相接触。所述前盖上插孔的内侧下部设有限位柱。所述前盖的内部设有导线柱。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该接口只需要其中的一个为电源输入线端,不同接口之间通过互相嵌套扣入即可实现电源的接通;在插孔个数方面一改传统插排插孔有限个数的限制,每个插头都有插孔,即可实现在额定功率及额定电流下做到想连多少个就连多少个,没有插座孔的数量的限制,不存在插孔闲置的问题。插座与插头都为内置电路接通的设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在电路方面实现并联,即各个用电器插头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在外形方面实现串联,即各个用电器插头依次串接成一串;扁平化的设计减少了插排所占用的空间,定位处的设计使此插排工作时可靠,不易脱松致使断电,不需要单独的插排来为用电器提供集中的电源供给,节约了插排等一系列制作等费用;无论是墙壁上的插孔或是用电器的插头还是移动的插排,都可以用此接口代替,置于墙上也不会显得太突出,做到形式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突出前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突出后盖;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盖,101、插孔,102、前盖金属触点,103、限位柱,104、导线柱,2、中间连接件,201、导线出孔,3、后盖,301、插头,302、插头触点,30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插孔插头整合电源接口包括:前盖1、中间连接件2和后盖3;所述中间连接件2用于固定前盖1和后盖3;所述中间连接件2设有导线出孔201,导线通过该孔引入接口内同前盖金属触点102相连接;所述前盖1上设有L形插孔101,所述前盖1的内侧,插孔101的下部设有前盖金属触点102;所述后盖3上设有位置同前盖1上的插孔101相对应的L形插头301,所述插头301上设有同插孔101侧壁相卡接的卡槽303,所述卡槽303内侧设有插头触点302,所述插头触点302能在插头301卡接在卡槽303上时同前盖金属触点102相接触其中一个接口上的前盖金属触点和插头触点电连接;前盖1上插孔101的内侧下部设有能够防止插头301进一步向下移动的限位柱103;前盖1的内部设有导线柱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学院,未经大连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处理生产线淬火热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自动检测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