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重防盗车载硬盘录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5726.1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9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木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6 | 分类号: | G11B33/06;E05B65/52;E05B4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防盗 车载 硬盘录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录像机,尤其涉及一种双重防盗车载硬盘录像机。
背景技术
车载硬盘录像机,随着社会认同度的增加和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车载硬盘录像机不但可以对车内的情况进行录像、还可以对车辆的超载、超速进行记录。当车辆出现意外事故或违法违纪时,办案人员可以通过录像机录制的影像清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因此车载硬盘录像机需要加设防盗装置以防拔掉硬盘录像机电源或硬盘盒被人取走而无法留下作为线索的影像。市面上的车载硬盘录像机一般只是在硬盘录像机机箱上设防盗锁,当硬盘录像机机箱受到破坏后,则安装在硬盘录像机机箱的硬盘盒即可轻易的被取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硬盘录像机机箱受到破坏后,硬盘盒不会轻易被取走的双重防盗车载硬盘录像机。
本实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重防盗车载硬盘录像机,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内部的硬盘盒,所述的机箱上设有第一防盗装置,所述的硬盘盒包括硬盘盒底座和硬盘盒盖,所述的硬盘盒底座的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防盗装置。
采用本方案,在机箱上设有第一防盗装置,在硬盘盒底座的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防盗装置,这样就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级防盗装置,当机箱上的防盗装置后,硬盘盒还处于锁闭状态,只要硬盘盒上的第二防盗装置打开后硬盘盒才会被取出,避免了机箱受到破坏后,硬盘盒会被轻易取走。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防盗装置和第二防盗装置结构相同,均为插芯门锁或均为电控锁。第一防盗装置和第二防盗装置结构相同,使安装方便,只需要配置不同的钥匙或设置不同的密码就可以将机箱与硬盘盒上的插芯门锁或电控锁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防盗装置和第二防盗装置结构不同,第一防盗装置为插芯门锁,第二防盗装置为电控锁,或者第一防盗装置为电控锁,第二防盗装置为插芯门锁。将第一防盗装置和第二防盗装置的结构设置为不同,这样使两级防盗装置安全级别更高,要打开车载硬盘录像机的机箱使硬盘盒工作,必须同时需要钥匙和解密才能使其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控锁为按键式电子密码锁。按键式电子密码锁操作方便,且能方便的更换密码,占用的空间较小,适合控制面板上使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级防盗装置,当硬盘录像机机箱受到破坏后,则安装在硬盘录像机机箱的硬盘盒不会轻易的被取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硬盘盒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双重防盗车载硬盘录像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箱1,机箱1上设有第一防盗装置2。如图2所示,机箱1内部设置有硬盘盒3,所述的硬盘盒3包括硬盘盒底座4和硬盘盒盖5,所述的硬盘盒底座4的前面板6上设置有第二防盗装置7。所述的第一防盗装置2和第二防盗装置7结构相同,均为插芯门锁或均为电控锁,所述的电控锁为按键式电子密码锁。
在机箱上设有第一防盗装置2,在硬盘盒3底座的前面板6上设置有第二防盗装置7,这样就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级防盗装置,当机箱1上的防盗装置后,硬盘盒3还处于锁闭状态,只要硬盘盒3上的第二防盗装置7打开后硬盘盒3才会被取出,避免了机箱1受到破坏后,硬盘盒3会被轻易取走。同时将第一防盗装置2和第二防盗装置7结构相同,使安装方便,只需要配置不同的钥匙或设置不同的密码就可以将机箱与硬盘盒3上的插芯门锁或电控锁打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结构设置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一防盗装置2和第二防盗装置7结构不同,第一防盗装置2为插芯门锁,第二防盗装置7为按键式电子密码锁,或者第一防盗装置2为按键式电子密码锁,第二防盗装置7为插芯门锁。
将第一防盗装置2和第二防盗装置7的结构设置为不同,这样使两级防盗装置安全级别更高,要将车载硬盘录像机机箱1的硬盘盒打开,必须同时需要钥匙和解密才能使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