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石坝或围堰的防渗土工膜与陡坡岩石地基台阶状混凝土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051.2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4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金;文杰;盛乐民;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石 围堰 防渗 土工 陡坡 岩石 地基 台阶 混凝土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石坝或围堰的防渗土工膜与陡坡岩石地基台阶状混凝土连接结构,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行业的土石坝或围堰的防渗土工膜与陡坡岩石地基连接,特别是布置在“V”形河谷的土石坝或围堰利用土工膜防渗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行业,土石坝或围堰的采用土工膜防渗时,防渗土工膜顶部应固定,埋入坝顶锚固沟内,其底部必须嵌入坝底,如为透水地基,土工膜应与上游防渗墙或截水墙紧密连接,并应与岸坡和一切其他防渗体密接,构成完全封闭体系。土工膜封闭体系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地基土质条件和结构物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结构型式。在与岩石地基连接时,通常采用在岩石地基上刻槽,用回填混凝土将防渗土工膜锚固在岩石地基上;但在岸坡岩基较陡(例如坡度陡于45°)的情况下,基岩刻槽、回填混凝土施工较为困难,防渗接头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集中渗漏情况。
本台阶状混凝土结构正好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对陡坡岩石地基适应性强,且不需刻槽处理、便于防渗土工膜与地基连接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陡坡基岩上有浇筑的台阶状混凝土连接结构;沿土工膜与地基连接走向,在台阶上留有水平向和铅直向用于埋设防渗土工膜矩形槽;陡坡基岩上埋设多根的锚杆。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在陡坡基岩内设置的灌浆帷幕。
台阶宽度、高度可适应陡坡岩石地基的形状调整;台阶垂直水流方向的厚度根据挡水水头进行调整。
混凝土强度根据挡水水头可在C10~C30范围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为:①沿防渗轴线放样;②清除防渗轴线上松散岩体;③连接锚杆1施工;④由低到高在基岩面9上立模浇筑台阶状混凝土2,并预留有水平向矩形槽3和铅直向矩形槽4;⑤沿防渗轴线在本结构上进行岸坡基岩的帷幕灌浆5施工;⑥在水平向矩形槽3和铅直向矩形槽4内浇筑锚固混凝土6将土工膜7埋入台阶状混凝土2内,实现土工膜7与地基有效连接;⑦土工膜上、下游侧土石填筑上升
本台阶状连接结构可作为岸坡基岩帷幕灌浆的施工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能适应陡坡岩石地基,方便施工,防渗质量能得到更好的保证。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陡坡岩石地基的坡高30m、坡度大于59°的陡坡岩石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剖面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剖面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施工程序为:①沿防渗轴线放样;②清除防渗轴线上松散岩体;③连接锚杆1施工;④由低到高在基岩面9上立模浇筑台阶状混凝土2,并预留有水平向矩形槽3和铅直向矩形槽4;⑤沿防渗轴线在本结构上进行岸坡基岩的帷幕灌浆施工形成灌浆帷幕5;⑥在水平向矩形槽3和铅直向矩形槽4内浇筑锚固混凝土6将土工膜7埋入台阶状混凝土2内,实现土工膜7与地基有效连接;⑦土工膜上、下游侧土石填筑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