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泡菜的立体自动发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199.6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车振明;余帅;陈志伟;陈坤;李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成都新繁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泡菜 立体 自动 发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泡菜的立体自动发酵系统,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泡菜是蔬菜加工方法之一,加工品种繁多,鲜嫩脆爽,入口咸香带酸,余味回甜,色彩自然,具有开胃、助食增强营养之功效。我国泡菜生产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几乎全部为家庭式作坊生产,泡菜在传统生产过程中常使用露天发酵罐发酵和贮存,发酵环境恶劣,发酵温度不宜控制,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受环境局限,产量小。
在泡菜生产过程中泡制(发酵)过程是影响泡菜质量的关键过程,现有泡菜生产企业广泛使用泡菜坛来进行泡制(发酵)生产,该方式占地面积大,泡菜产量受到企业厂房大小限制;不具备智能化管理;部分泡菜生产企业在泡菜坛露天摆放,卫生条件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泡菜的立体自动发酵系统。
一种生产泡菜的立体自动发酵系统,包括若干排发酵罐存放架、发酵罐、行走小车、行车轨道,每排发酵罐存放架均设置若干层,每两排发酵罐存放架之间均设置行车轨道;在行走小车上设置有升降台,升降台上设置有搬运器。
所述的立体自动发酵系统,所述发酵罐为圆柱体,所述发酵罐设计容积为1m3至1.5m3。
所述的立体自动发酵系统,所述发酵罐外部粘贴条形码。
采用立体存放技术,在相同面积内可摆放泡菜坛数量极大的提高,可节省较大面积的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立体自动发酵系统俯视图;
图2为立体自动发酵系统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生产泡菜的立体自动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存放架5、发酵罐1、行走小车3、行车轨道4,在图1中,立体泡菜生产(存储)车间是修建在地下及地上的封闭空间内。该车间内设置若干排发酵罐存放架5,每排发酵罐存放架5均设置若干层。每两排发酵罐存放架5之间均设置行车轨道4,用于行走小车3在其上行走。在行走小车3上设置有升降台2,通过电机和钢索实现升降台2的上下移动。采用立体存放技术,在相同面积内可摆放泡菜坛数量极大的提高,可节省较大面积的土地资源。
在升降台上设置有搬运器(图中未示出),搬运器将托板及其上方的泡菜坛存入或取出存放架。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采用厌氧发酵,在设计发酵罐1时应采用不锈钢压力容器,为了便于存放,采用圆柱体设计,设计容积为1m3至1.5m3。
在发酵罐1上面粘贴条形码,用于对各个发酵罐1进行识别和管理,不同时间生产的泡菜通过条形码识别可实现单一存储。可极大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在相同厂房面积下泡菜坛的容积率。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成都新繁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西华大学;成都新繁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