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吸附废水除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587.4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薛改凤;张垒;刘尚超;刘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废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吸附废水除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用水量剧增,水资源日益紧张。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将排放的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在目前废水处理工艺中,随着废水的回收率的提高,循环水的含盐量不断升高,水中的大量盐份会导致排水管道腐蚀、结垢严重,甚至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研发高效低耗的除盐技术势在必行。目前国内的废水脱盐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1.离子交换工艺;2. 膜法工艺;3. 电吸附技术。离子交换工艺的设备占地面积大、系统操作维护频繁复杂,并且需要投加絮凝剂和耗费大量的酸碱,不利于环境保护;膜法工艺集技术性、可靠性、环保性、经济性为一体,但对进水水样要求高,抗冲击小,膜损伤不易修复。电吸附作为近年来的一项新兴除盐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及维护简便,核心部件无需特别的维护和保养的优点。现有的电吸附除盐装置研究较少,且试验装置复杂,操作和维护繁琐,除盐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电吸附废水除盐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废水进行除盐,除盐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吸附废水除盐装置,包括水槽、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布在水槽内,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与直流稳压电源连接,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距离为0.5~2cm。
优选地,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正极板和负极板均匀的分布在水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一侧上端安装有进水口,另外一侧下端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上方安装有溢流孔。
优选地,所述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范围为0~3V。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内安装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由恒温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进水口和进料池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述水槽的进水口和进料池之间安装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出水口与接收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的对废水进行除盐,除盐的效率极高;同时本装置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及维护简便,核心部件无需特别的维护和保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吸附废水除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吸附废水除盐装置中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水槽1、正极板2和负极板3,正极板2和负极板3分布在水槽1内,正极板2和负极板3与直流稳压电源4连接,直流稳压电源4控制正极板2和负极板3,正极板2和负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0.5~2cm,本实施例中正极板2和负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2 cm,正极板2和负极板3的数量为一个,控制正极板2和负极板3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该装置的除盐效果,直流稳压电源4的电压范围为0~3V。水槽1的一侧上端安装有进水口5,另外一侧下端安装有出水口6,出水口6的上方安装有溢流孔7。水槽1内安装有热电偶8,热电偶8的加热温度由恒温控制器9控制。控制水槽1内的温度,可以有效的增加废水的除盐效果。水槽1的进水口5和进料池10相连,进水口5和进料池10之间安装有水泵11,水槽1的出水口6与接收池12相连。
当本装置工作时,废水从水槽1上端的进水口5流入,与正极板2和负极板3接触,并开始电吸附反应。开始时水位没有达到溢流孔7的高度,此时废水不会流出,继续反应。这样就增加了电吸附的反应时间,增加了除盐率。随着水位逐渐升高,达到溢流孔7高度后,处理好的废水开始从出水口6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正极板2和负极板3的数量各为两个,正极板2和负极板3均匀的分布在水槽1内,正极板2和负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0.5cm。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膜法技术纯水装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倒换电极的电渗析装置